如果再加上官微後援會、40家民間打投組以及散粉的票數,可以想象最後呈現出的數字絕對不止這4700多萬。
另外,在比賽期間所有對外開放的見麵會、決賽中,粉絲們的應援也和已出道藝人旗鼓相當,地鐵燈箱廣告、商業中心ed屏投放、花牆、易拉寶、應援車、燈牌手幅,該有的樣樣不少。
坤哥個站和粉絲甚至自費在紐約時代廣場、魔都世博穀投放偶像宣傳片。
這全都是真金白銀!
當然也存在娛樂公司的投入,刷票、刷分、雇傭後援團等現象。
這也不能否認他們身上的潛在價值。
接踵而來的廣告商不是傻子,這群人真能鼓動粉絲購買自家產品。
變現能力比一些成名演員都還要強。
也正是因為這塊蛋糕足夠大,才會有那麼多娛樂公司參與其中。
青奕公司依然選擇堅守製片行業。
幸運的是,被揪出來的蛀蟲是馬越,要換做電影、電視劇部的人才,對青奕公司造成的損失會難以挽回。
雖然沒有招新人去參與練習生的爭奪。
但對倪妮在金像獎的公關,確實付出了努力。
她也是本屆金像獎入圍女演員裡年齡最小的。
“謀女郎”是她值得驕傲的標簽,闖出更多名堂那是後續的付出。
四月初,倪妮就南下香江和其他入圍者一起拍攝了提名海報。
那張年輕臉龐上更多是一股不服輸的倔強。
她很想回答一些專業問題,奈何香江媒體好像隻關心八卦緋聞,接受一次專訪後,她便匆匆更改行程回了北平。
粉絲對倪妮的出征信心滿滿。
隻有影評人憂心忡忡。
原因無他。
金像獎太封閉了。
金像獎協會主席爾冬升接受新浪娛樂的獨家專訪時,直言不諱回應了外界對金像獎論資排輩、越做越小的質疑。
“作為一個立足於香江電影評選的獎項,金像獎不會拓展到華語電影評選獎項,除非香江電影的產量低到不能成為一個獎,然而沒有什麼情況會讓香江電影的產量跌到三十部以下。”
完全不考慮拓展獎項影響力。
即便內地觀眾對香江年輕明星、青年導演越來越不熟悉,爾冬升也一點不擔心。
“大概內地觀眾對他們還並不熟悉,但其實他們已經起來了。”
如此狹隘的發展策略讓內地影迷對倪妮的獲獎前景很不樂觀。
相反,這種評選氛圍對《天才槍手》男主角陳偉霆非常積極!
因為爾冬升也知道一點,香江演員後繼無人。
他能盤點的年輕演員竟然還是古田樂和吳言祖,謝停峰在他口中很可惜,畢竟他不關心演戲更關心當廚子。
“所以雖然新演員確實少有人知道,但我覺得會填補上來的。”
感覺這就是在暗示獎項歸屬。
青奕公司和倪妮都不會再做任何回應,有獎自然會感謝他們的欣賞,沒獎以後就會慢慢減少合作。
這也不是陳曦和李元青能決定的,完全是由市場,畢竟香江太小,載不動華語電影這艘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