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它不好,這確實是部好電影。
隻是它沒有跳出是枝裕和往年的框架。
一以貫之的家庭主題。
不過是枝裕和本人並不是這樣認為。
他在媒體發布會上談到,雖然這部作品看似延續了他一以貫之的主題,但其實自己是希望有所突破。
“我這部電影其實沒想過要拍家庭,我想的是拓寬出去,視角比家庭更廣一些。我要表現的是家庭與社會之間的摩擦。”
華語電影人今年在戛納大放異彩,幾乎每個競賽單元都有華國人的身影。
“一種關注”單元裡有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導演雙周”單元裡有章明執導的《冥王星時刻》,在短片競賽單元裡有魏書鈞的《延邊少年》。
前兩部看起來像科幻片。
其實全是非常正經的文藝片。
國內記者最關注的還屬《江湖兒女》和《小小喬》。
賈科長和趙濤先與觀眾分享新作。
如何形容這部電影?
可以稱之為【狂暴的愛情故事】。
電影講述一對戀人發生在17年間錯綜複雜的故事,影片先後輾轉大同、三峽、新疆等地拍攝,今年1月才殺青。
有點倉促後期,可內容素材都很不錯。
賈科長說《江湖兒女》的創作靈感來源於真實的故事,故事背景也與他早年導演的《任逍遙》《三峽好人》息息相關。
片中主人公的愛情命運坎坷曲折,這對男女經曆了街頭暴力、入獄,也經曆了相愛、背叛,他們分離又重逢,但始終沒有走入家庭。
賈科長對趙濤始終有虧欠。
因為沒有幫她拿到歐洲三大的影後獎杯,五次入圍,四次失敗,今年還是要看天意!
當大部分佳作都首映過後。
《小小喬》在5月15日於電影宮首映。
當天來了數量龐大的觀影團。
幾乎所有參加電影節的專業電影人都來到了首映現場。
他們都非常期待,年紀輕輕就屹立在世界影壇之巔的李元青,又為世界帶來多少新的震撼!
李元青和劉奕菲沒有浪費多少時間,在嘉賓落座後就直接放映電影。
影片的前半部分讓嘉賓們有些坐立難安。
好像有些故弄玄虛,也有些普通。
這是李元青拍出來的?
也正是因為大家知道這是李元青的新作,即便前半部分如此平庸,也沒有觀眾選擇離席。
隨著劇情的發展,驚悚懸疑元素逐漸引入心理學和形而上學的悖論,真假虛實、假快樂與真現實的界限變得模糊。
影片新穎的視聽手法,詭異的配樂,使得觀眾在觀影過程中體驗到強烈的情緒波動。
這才對嘛。
故事可能不夠完美,但若是一點創新都沒有,李元青不會將其帶到戛納來砸自己招牌。
而且,專業影評人發現一個值得研究的東西。
李元青雖然是年輕人。
但他兩部電影《我是你的人》和《小小喬》都成功地將當代人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對科技的隱憂外化。
這一點倒顯得像個老古董。
為了這個“老古董”,他們打出了2.5的場刊評分。
國內記者們都感覺“懸了”。
【李元青這兩年拍文藝片的水平肉眼可見的下滑了,《我是你的人》以及《小小喬》雖然反響都不錯,但苛刻的影評人都沒有打高分。
曾經那個震撼世界的天才,端坐電影寶座的皇帝,身上還剩幾分才氣?
我們不禁要問。他還有機會站上最高領獎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