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元青創作的《峽穀》裡,反派也設定成了美利堅基因公司。
就像《戰狼》一樣,可以調動觀眾情緒。
在回國之後。
李元青和劉奕菲則馬不停蹄朝影都趕。
《峽穀》攝影棚早就搭好了。
在這裡要把所有動作戲份拍完。
《峽穀》的故事非常適合改編成遊戲。
所以,李元青決定重複當年《畫皮》三部與遊戲公司的合作方式。
由青奕公司出麵主動邀請騰訊參與電影投資。
這份合同還沒遞送到馬華騰手裡,騰訊影視那群高管就看出了李元青的小算盤。
騰訊承擔電影製片大頭,票房盈利大部分歸青奕公司,青奕公司用遊戲改編權和不染指遊戲周邊盈利的承諾來換。
這份合作方案,讓影視公司高管們有些糾結。
一方麵,《峽穀》製片成本不低。
如果騰訊真答應合作,所有流程都不會糊弄,李元青和劉奕菲的片酬也都公事公辦,就算有了降薪令,兩口子的片酬還是高!
預估下來,製片成本能捅到至少四億,兩口子先拿走一億,這還是良心價。
其他成本也基本上是騰訊掏。
簡直就是白送青奕公司四個億,票房就算超過五十億,騰訊也拿不到多少票房分成。
另一方麵,遊戲盈利是真的高!
去年光“王者榮耀”的盈利就超過19.3億美金約合華幣130億元!
當然,這是超人氣遊戲爆款。
若是把所有爆款、非爆款全部加在一起。
騰訊網絡遊戲收入1040億元,占總收入約32!
這就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若是兩者達成合作,各自在各自擅長領域賺錢,井水不犯河水,倒是一番和諧的景象。
唯一不和諧的地方還是騰訊影視。
遊戲板塊的利潤又不歸屬影視板塊。
合作達成,電影、遊戲紛紛成功。
青奕公司和騰訊遊戲賺的盆滿缽滿,騰訊影視呢?
就掏了四億成本,最後毛也沒撈著?
這也太虧了!
所以,這份合作直到今年年前都沒有達成。
騰訊影視態度很消極,青奕公司的郵件幾乎已讀不回。
逼得李元青直接打電話給馬華騰。
自己也是騰訊股東之一,雖然李元青從來不認為騰訊員工是自己手下人,但這份態度也太不把他當回事了吧。
騰訊內部利益衝突,完全可以內部調解嘛。
馬華騰知道有這麼一份合作邀約嗎?
他知道,騰訊影視沒那麼膽大包天,這麼大的事情哪怕不支持,也要告訴大老板。
但同時,他們也提出了自己內部商討的結果。
有盈利概率,但風險也不小。
萬一票房失利,導致遊戲沒做成功,虧損一方就隻有騰訊。
李元青和劉奕菲等演員拿了片酬走人,青奕公司還隻是出一小部分,拿走票房一大部分,他們誰都沒虧!
因此,馬華騰也選擇擱置,直到李元青親自打電話來。
“元青,騰訊你也占著股份,咱們也算一家人,不能如此親疏有彆吧。
我很樂意與你合作,可手下人誰都覺得你把騰訊當成冤大頭了,我也沒法交待不是。”
“你要是覺得騰訊承擔太多,那也行。
我們再談出資比例,不過利益分成也要重新談。
你們遊戲方麵的盈利得分一部分給青奕。”
那怎麼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