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隋朝的情況_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4章 隋朝的情況(2 / 2)

馬援尷尬的摳了一下頭發,道:“陛下,那不是演義小說嘛,都是那些人瞎編的,八百斤,壓死臣,臣也舉不起來啊!”

...

“吹牛!”

秦二世時空,項羽大營,項羽冷哼了一句。

函穀關,李世民有些臉紅,這都什麼啊?這什麼演義小說,也太離譜了。

要是一個人能一天錘死120萬大軍,還養那麼多兵馬乾什麼?

鹹陽宮,秦始皇看向趙匡胤:“趙兄,那李存孝很厲害嗎?”

趙匡胤道:“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將才!當初李存孝在時,晉王李克用可謂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可後來李存孝被李克用殺了之後,李克用也就屢戰屢敗,最後黯然退場了。”

...

秦始皇時空,小山村裡,項羽望著天空,道:“八百斤,扯淡!那我在演義小說裡麵,豈不是要用八千斤的武器?”

項梁:“你這家夥!比這些乾什麼?看書去!”

...

“啪!”楊勇又挨了一巴掌!

“父皇,你怎麼又打我?”

“看看人李淵的種!”

“...”

隋煬帝時空,楊廣道:“吹牛,扯淡,簡直不要臉,還一個人殺120萬大軍,怎麼不殺1200萬大軍!”

...

唐朝,武德年間,李元吉大怒道:“什麼東西?竟然敢貶低本王,本王怎麼就不行了?”

李建成急忙道:“三弟,慎言,慎言!”

李元吉道:“憑什麼大哥和二哥都說得那麼厲害,就我不行?本王才不怕他呢,父皇都還在,誰能來打本王?”

李建成頓時無語。

...

西漢,高祖時期,劉邦樂嗬嗬道:“真會編,不過樊噲,你不行啊。”

樊噲一臉懵逼道:“陛下,這跟臣有什麼關係?”

劉邦道:“你看那李元霸用的是我大漢那什麼馬援將軍的八百斤的大錘,那薛仁貴用的是你的武器,才兩百斤,這差距有點大啊。”

“啊?”

...

【話說,當年項羽進入鹹陽之後,大封諸侯,韓生建議項羽定都鹹陽,占領關中,如此,天下可定。

項羽不聽,韓生大罵其匹夫,結果被項羽殺了。

最終的結果,自然是項羽最後兵敗烏江,自刎而死,屍體被分割成五塊,拿去邀功。

其中有一郎中騎將,名叫楊喜,因搶到一塊項羽,被劉邦封為赤泉侯。

此人正是那東漢末年頂級世家弘農楊氏的起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我++,找死!氣死我了!劉邦,你該死!來人,點兵,吾誓斬劉邦!將他五馬分屍!”

秦二世時空,項羽瞬間暴走了!

一眾將領見狀,趕忙相勸,再加上一個範增,勸了好久,才將項羽給勸了下來。

鹹陽宮,秦始皇道:“我大秦竟然被如此莽夫給打敗了,當真是...哎...”

...

【李淵起兵後,自然是不會學項羽那樣,畢竟關中平原,那當真是群山環繞,八關守護,天然的龍興之地。

隻不過,在李淵進軍到霍邑時,遭到了隋朝將領宋老生的抵抗。李淵認為糧草將儘,想要退回太原,再找機會。

李世民力勸,認為小小挫折就退,那義軍就會土崩瓦解,做鳥獸散,必須進攻。

李淵不聽,執意退兵。

於是李世民就跑到帳外嚎啕大哭,搞得李淵沒辦法,隻能再次問他。

李世民說:“進必勝,退必散。”

這一次,李淵聽了。

隨後,李世民為了讓宋老生出戰,便帶著幾個人跑到城下叫囂,氣得宋老生忍不住了,終於是開了城門,在城下列陣迎戰。

而就是李世民的風格之一,以自己作為誘餌,帶少量人馬去陣前挑釁!

最終,宋老生戰敗,李軍拿下霍邑。

接著,李世民渡黃河,平定渭北,三輔,開永豐倉,賑濟災民,並擊破胡賊胡賊劉鷂子。

關中豪傑,百姓紛紛前來投效,李軍聲威大震,入駐大興城。

進而李淵擁立楊廣之孫楊侑為帝,史稱隋恭帝,並尊躲在江都玩耍的楊廣為太上皇。

要說這隋朝也是不亡就沒道理了。

從隋文帝開始,就在各地修建了好幾座超級糧倉名為義倉,其最開始的意思是以官府的名義將多餘的糧食儲存起來,這樣無論是要動兵,還是賑災都可以有糧食用。

可結果是,收糧的時候,說得好好的,等到要用的時候,就舍不得了。

隋文帝帶頭做起了丐幫幫主。

隋煬帝時期,天下災民遍地,還是不賑災,結果無論是農民起義軍,還是貴族領導的軍隊,紛紛圍繞這些糧倉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拿下了,就開倉放糧賑災,吸引無數人馬來投,接著繼續狠狠的奏大隋!

現在有些廣吹經常吹什麼唐借隋運三百年,剛開始是說隋朝糧倉的糧食吃到了貞觀十幾年,接著就更離譜,都吃到了開元年間!

那可當真是,既不講科學,也不講邏輯!

存幾十年的糧食,狗都不吃!

要是糧食能讓唐朝吃幾十上百年,那隋朝又何來遍地農民起義呢?

事實上,這些吹子說這話的來源,是唐朝名臣馬周的在貞觀十一年奏疏。

上麵說:“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積畜多少,唯在百姓苦樂。且以近事驗之,隋家貯洛口倉,而李密因之;東都積布帛,而世充據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儘。”

這些吹子,就是喜歡從這些犄角旮旯裡找出一點點東西,然後用現代用詞意思去刻意曲解。

真正了解曆史的人都知道,在古代,很多字或者詞語,都是有專門的意思的。

比如現代所說的倉庫,可以是存放糧食的,布匹的,軍火的,雜物的...反正,能存東西的建築,都可以叫倉庫。

要特指某種倉庫,就必須加上限定詞語,比如糧倉,糧庫,軍火庫...

而古代就不一樣,說倉就是指糧倉,說庫就是指存放兵器物資的。

所以,兵器鎧甲能存放幾十年還能用,有什麼稀奇的嗎?

又比如朱祁鎮的吹子,把一對明盔明甲的敵人突然殺出,非要解釋成一隊穿著明朝的盔甲的人突然殺出,用來證明朱祁鎮是被自己人偷襲了。

這不就是在刻意歪曲解釋,誤導那些不懂的人嗎?

喜歡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請大家收藏:()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 今天也在努力救治霍去病 一個弱者的英雄夢 權力巔峰:從市委大秘開始 修仙充值一千億,天才都是我小弟 在火影教書,係統說我是綱手學生 鬥羅:楊家老祖,提破魂槍出山 我們法師是這樣的 奸臣重生後將死對頭拿下了 三角洲:我雞哥,開局監禁麥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