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帝時空,漢靈帝摸了摸嘴角。
...
漢末,曹操咂舌道:“這李家人真會玩,不過這楊貴妃確實...”
說著說著,他的臉色就變了,因為他想起了自己好大兒曹丕的稱號。
...
唐朝,高祖李淵又是一巴掌甩在了李世民的臉上。
李建成和李元吉又趁機開始數落李世民。
結果李淵更加暴怒了。
“你們兩個閉嘴,太子,你和那尹德妃,張婕妤到底有沒有事?”
一瞬間,李建成被嚇得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父皇,沒有啊,這肯定是二弟故意栽贓兒臣的,他不是改史書嘛,肯定是他汙蔑的。”
“你胡說,我才不可能改史書,天幕都說過了,我隻是想看,不是改了!”
玄宗時空,唐玄宗同樣是被氣得麵紅耳赤,青筋暴起,想要罵天幕又不敢罵,怕得罪了上天,讓李世民來教育他。
同時,他也感到十分的無地自容,但他並不是後悔給兒子戴帽子,而是覺得被天幕這樣大張旗鼓的說來說去很丟人。
...
【自從這楊貴妃上位之後,李隆基那是愛屋及烏,將楊家一大票子人加官進爵,又將楊貴妃兄長楊國忠提拔為宰相,成為既李林甫之後的又一大奸相。
但李林甫好歹還是個能人,而楊國忠那就是真的很廢了。
楊國忠上位之後,就和安祿山開始了明爭暗鬥,但安祿山也是個會舔的人。
據說,安祿山認了比她小16歲的楊貴妃當乾媽,那真是一手好舔功。
因此,即使有楊國忠對付安祿山,李隆基依舊對安祿山信任無比。
甚至,就連那自稱“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敢叫高力士脫靴的詩仙“李白”都曾在遊曆幽州之後寫下《幽州胡馬客歌》,暗示安祿山可能會造反。
最終,在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正式舉兵造反。
他打著“憂國之危”的旗號,以討伐楊國忠為借口,領著唐軍、同羅、奚、契丹、室韋,號稱20萬人,浩浩蕩蕩,迅速席卷河北。
其所到之處的州縣,因為承平日久,早忘記了居安思危,一個個的全都懵了,不是投降,就是棄城逃跑。
剛開始,唐玄宗得知這個消息,又十分厭惡的認為,有人在汙蔑他的好乾兒!】
...
“混賬,蠢豬,蠢豬,蠢豬!”李世民氣得大罵不止。
...
【有很多人說,李隆基若是早死二十年,必成千古一帝。
或許吧,不過我感覺,就算是早死二十年,那也不過是將手榴彈遞到繼任者的手上,在繼任者手上爆炸了而已。
就像有人說,明實亡於萬曆類似。
不過,若是李隆基真的早死二十年,換一個年富力強的皇帝上台,或許一開始會想著勵精圖治做點事情,從而把安史之亂往後壓一壓。
或許,那時候隻是熬死了安祿山,史思明,換個人造反。
因為安史之亂的爆發,是多種矛盾疊加的後果。
是和詩仙李白並稱為“李杜”的詩聖,李世民孫子的女兒的外孫,唐朝三大詩人之一,著名愛國詩人杜甫口中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是奸臣當道,黨同伐異,貪汙腐敗,奢侈成風。
是內輕外重,邊軍人數占全國兵力八成以上。】
...
“廢物,李隆基就是個廢物,簡直該死!蠢豬!去,把他給朕帶進宮來,要是不敢來,就拖來!”
武則天氣得臉上的皺紋都在顫抖。
...
玄宗時空,唐玄宗一臉的難以置信,道:“不可能,我大唐,安祿山他怎麼敢反呢?不可能,我大唐乃是華夏巔峰,他怎麼可能反得了!”
李白:“唉,有什麼用呢?希望皇帝陛下能因天幕而醒悟吧。”
杜甫:“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