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時空。
“這郭子儀老將軍,倒是和朕的王翦上將軍有幾分類似啊,不知道這樣的人才,能否招攬得到。”
秦始皇連連點頭,眼中滿是欣賞。
有勇有謀,忠心耿耿,為人圓滑,顧全大局,明明有實力,卻不擁兵自重,說放下就放下,這樣的將領誰不喜歡啊。
朱元璋道:“這郭忠武確實是出將入相,堪稱完人啊。不過估計他是不會選擇其他朝代的吧。”
...
“這樣的將領好啊,放在唐朝,就是埋沒了人才,那些皇帝,要不是猜忌這裡,猜忌那裡,隻怕那安史之亂根本沒那麼大破壞力,要是給朕就好。”漢武帝感歎道。
辛棄疾道:“郭老將軍確實是堪稱一代名將楷模啊。”
“那你看有沒有可能招攬過來?”
...
曆朝曆代,許多的皇帝,特彆是唐朝的之後的皇帝,本來就從曆史中知道郭子儀的大名,如今有了天幕的介紹,那自然是更加的喜歡,一個個的都在心中琢磨著,看能不能爭取一下。
...
【郭子儀的介紹到這裡結束,現在本博主還想說個題外話,那就是睢陽之戰。
說起這場戰爭,那就得提到一個人張巡。
他在後世不是很出名,但是他在安史之亂中的功勞也不小,而之所以不出名的原因,稍後大家自然也就明白了。】
...
“博主是什麼意思?博主就是這天幕的幕後之人的稱謂嗎?這個稱謂很好,博學多才之主,博聞強識之主,博士之主。”
明朝,嘉靖皇帝稱讚道。
...
“張巡?”唐玄宗疑惑。
...
【這張巡,乃是唐玄宗開元年間的進士,他的哥哥張曉是監察禦史,兩人都是名重一時。
張巡為官政績非常優秀,且為人講義氣,遇到彆人有困難,都會傾囊相助,絲毫不吝嗇。
當楊國忠當權時,有人就勸他去投靠楊國忠,肯定能夠飛黃騰達。
張巡直接拒絕,並說:“這是國家的怪事,京官沒法當。”
之後,張巡又被外派去當縣令,上任之後,張巡就大力懲治當地惡霸,精簡官府辦事程序,使得百姓安居樂業。
安史之亂爆發後,河北各州縣紛紛投降叛軍,張巡的上司譙郡太守楊萬石投降叛軍,還命令真源縣縣令張巡也投降,並去擔任長史。
張巡大怒,帶著一眾人去老子廟前哭訴,然後毅然聚集數千人對抗叛軍。
後來,在不斷的轉戰過程中,張巡帶著人趁亂攻進了投降叛軍的雍丘,占據了這裡。
再往後,雖然張巡數次擊敗了攻城的叛軍,但是叛軍的勢頭越來越強,逐漸要將雍丘困死,張巡隻能放棄雍丘,一路轉戰到了寧陵。
此後,張巡也是一直堅持作戰,積極配合著郭子儀,顏真卿等人的反攻行動。
怎奈,當時的唐玄宗就是個二傻子,把都城長安都給搞沒了。
公元757年,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弄死之後,為了奪取江南,派出十萬大軍進攻睢陽。
此時,張巡就守在睢陽,但隻有七千守軍。
但雍丘可以放棄,那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而睢陽不一樣,睢陽處在京杭大運河的要道之上,是南來北往,人員物資運送的關鍵位置,如果睢陽失守,那麼叛軍就可以進入江南,引富庶的江南為己用。
屆時,唐王朝怕是真的要完犢子了。
所以,哪怕是十倍敵軍,張巡也決定死守下去。
十萬大軍,四麵圍城,一交戰,就打了半天,張巡和睢陽太守許遠不斷的鼓舞士氣,嚴防死守。
叛軍攻勢受挫,暫時退去。
隨後,許遠認為自己才能不如張巡,就推舉了張巡為主帥。
張巡成為主帥之後,首先就果斷清除了內部的叛將田秀榮,然後帶著人主動出城攻打叛軍,搞了叛軍一個措手不及,大敗而逃,大批的牛馬車被張巡繳獲。
期間,雙方你來我往,交戰無數次,張巡除了守城之外,還時不時的派幾百人出去偷襲叛軍。
一時間,十萬叛軍被頂在這裡,打不下城,又沒辦法繞過這裡,就這樣僵持了下去。
到了五月,叛軍去城外收割成熟的麥子,張巡又命人擂鼓做出要出城攻擊的樣子。
叛軍不敢收麥子,都停了下來防備。
然後,張巡又命所有人假裝休息,叛軍見沒有動靜了,又繼續收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