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代表人物顧頡剛說:“夏商周完全不可信。”
還有被現在很多嘲諷那些崇洋媚外之人的精神祖師胡適:“東周以前一個字也不可信,寧可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
然而,他們苛刻的對待華夏自己的曆史,張嘴二重證據,卻從不去懷疑提出二重證據法,但自己的曆史和實物簡直離譜到無語的西方的曆史。
看他們的很多言論,那簡直和現在網絡上的跪族和搞陰謀論的那些人很像。
曆史,不是不可以懷疑,但是一個真正的曆史學者,若是懷疑,肯定是在找到足夠的證據之後,才會將研究成果公布,而不是有一丁點的懷疑,就到處大肆宣揚,甚至還能給你編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來。
搞錯了怎麼辦?
疑古派,顯然是走得太極端了!說的都是什麼話啊?
就像現在的一些曆史陰謀論,整天在網上宣傳,搞得現在很多人一張嘴就是於謙是大奸臣,張居正賣國,還有什麼看看西湖邊上嶽飛墓每年都有很多人去祭奠,於謙墓就沒什麼人去,說明百姓都是心裡明白的。
這都什麼玩意啊?
問他們證據在哪裡,證據就是同一部史書,同樣的詞語,同樣的句子!幾百年了,上千年了,無數曆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都沒看出毛病,就他們現在看出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要是用他們所謂的邏輯和人性把他們給懟住了,乾脆他們就給你來一句,曆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
這簡直...
不過,好在,隨著後來,特彆是我們的科技水平提升上來之後,考古事業的進展極大。
當初那些疑古派的觀點絕大部分都被推翻了。
所以,身正則影直,屁股歪了,是很難經得起考驗的。
那麼疑古派有沒有貢獻呢?倒也是有一點點,他們把華夏先秦曆史幾乎質疑了個遍,最終大約是考證出來了那麼極少的一點內容符合他們的質疑。
就比如他們質疑《易經》,提出了很多質疑點,最終研究來研究去,大約隻把易經的成書年代和經傳性質這一點點問題給整清楚了,而其他的絕大部分說法,都經不起推敲。
另外,還有一些貢獻,那就是他們逼得我們那些堅信華夏文明偉大的學者們去各種尋找證據來讓他們閉嘴,從而找到了很多很多珍貴的曆史實物證據,證明了,我們華夏的古代史是可信的。
那可能有人要說了,現在網上也有一批人整天逮著西方曆史各種質疑,也很難找到什麼實物證據啊,還整天說這個事情。你怎麼不批評他們。
為什麼不批評他們?
因為他們是華夏人,因為我也是華夏人,因為當年的西方就是這麼來整我們的!
就這麼簡單。
找證據?讓西方人自己找去!
哈哈哈,反正我又不是曆史學家!
扯遠了,回到主題,《史記》的行文優美,也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後世的許多文學家,也同樣從史記之中獲益匪淺。
就如唐朝最剛強的男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掀起的古文運動,也是從史記中受到了極大的啟發。
司馬遷身殘誌堅,寧肯背負汙名恥辱,也要堅持下去,最終完成了他父親的遺願,也達成了他的誌向,受到了後世無數文人騷客,帝王將相的敬重,更為後世華夏留下了巨大寶貴的曆史財富,
所以,說一句偉大,一點也不過分。】
喜歡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請大家收藏:()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