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的梆子聲穿透了宮牆,皇宮勤政殿內的燭淚在鎏金燭台上凝成蜿蜒的白痕,身著明紫色龍袍的澄如仍端坐在青玉案前,案頭堆積的奏折已逾尺高,朱砂批注的字跡在燭光裡乏著暗紅。
窗欞外飄進零星夜雨,將燭火搖曳成影影綽綽的光斑。澄如揉著發痛的太陽穴,目光掃過堆積在案頭的奏折,心中歎了一口氣,將朱筆重重的擲在蟠龍鎮紙旁。
澄如登基已經有將近一個來月了,不過,他並沒有像其他新皇登基那樣,立刻大赦天下,而是先對朝廷的各方勢力進行了安撫。
首先,他冊封澄歡和澄陽為親王,雖然他的這兩個弟弟以前沒少給他使絆子,但是,他既然已經坐上了大位,他必須要在群臣麵前表現出仁慈寬厚的形象,讓他這兩個不爭氣的弟弟替自己裝點門麵。總算澄歡和澄陽兩人還是比較識時務,在朝堂上對著澄如也是恭敬有加,澄如也鬆了一口氣。
不過,他心中最為擔心的還是邊關的高笙書。兩道以景德帝名義發出的諭旨,現在肯定已經到了高笙書那邊,可是,他至今還沒得到邊關的一絲消息,讓他的心不禁一直懸在了那裡。
當然,除了安撫景德帝的前朝舊臣,他最大精力就是謀劃應對可能來自高笙書那邊的衝擊。他火速提拔方向學擔任了兵部尚書,並讓戶部加大對兵部的投入,短短的十餘天,他又讓劉宇涵撥了數百萬兩的銀子,交給方向學招募新的兵員並加緊練兵。
根據他當初對宗成的交代,隻要高笙書從邊關動身,宗成便會派出一個信使,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向自己稟報消息。可是,他掐著指頭盤算,這一個來月的時間過去了,宗成那邊卻無消息傳來,他也不知高笙書是否已經上路。
這時,郭濤然讓小黃門端來一盆熱水,然後,他親手給澄如遞上了熱毛巾,說:
“聖上勿用憂慮,老奴知道宗成忠心耿耿,且口風極緊,諒那高笙書不敢不奉旨進京麵聖。至於仍無消息傳來,是不是近些日子雨水較多,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一些時日也有可能。時辰已過三更,聖上的龍體安康事關天下臣民的福祉,聖上還是快快歇息吧。”
澄如接過毛巾,擦了一把,長歎了一聲,說:
“朕以為入主大內,便可睥睨天下,天下臣民都會對朕奉若神明,頂禮膜拜。可朕即位這將近一個月以來,卻是度日如年,那可曾得半點空閒,如果早知道如此,朕這個皇帝不做也罷。”
“聖上初登大位,恨不得把那沉屙積弊一掃而儘,可是須知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聖上如此操之過急,每日不到三更就不歇息,長此以往,老奴真是擔心聖上的龍體啊。”
兩人正說著,忽然,一個小黃門急匆匆地小跑進來,遞上一封信函,說:
“聖上,雍城歸鄉侯的雞毛信函,請聖上禦覽。”
由於澄如一直掛念高笙書那邊的消息,所以特地下旨,對西北方向來的急件,不管時間多遲,都要立刻向他稟報,所以,高艮派出八百裡加急信使的急件,在這三更之時,來到了澄如的手中。
澄如拿過急件看了一眼,臉色大變,猛地一拍青玉案台,一臉怒色地說:
“高笙書如此無禮,竟已起兵造反,來人,速速傳吳國公、戶部劉大人、兵部方大人進宮!”
等曹師堂、劉宇涵、方向學在美夢中被人叫醒,睡眼惺忪地來到勤政殿的時候,天已大亮。
一臉倦色的澄如雖已是心力俱疲,但仍然招呼道:
“幾位愛卿一定還未用早膳吧,來人呐,快上早膳,讓幾位愛卿陪朕一起先用早膳吧。”
劉宇涵嘖嘖讚歎,說:
“聖上就是會體恤老臣,我等能遇上如此賢明又如此體恤下人的聖上,真是我等三生有幸,即使肝腦塗地,也是我等之榮幸啊。”
澄如笑而不語,他初登大統,總要擺出禮賢下士的風範,對這些重臣進行籠絡,況且他也清楚這些重臣有時也是畏德不畏威,他如果每時每刻都是要端著皇帝的威儀,反而聽不到真話,這樣的話,自己就有可能走上他父親的老路。
眾人用完早膳,澄如拿出了高艮的信函,說:
“諸位愛卿請看,這高笙書狼子野心,現在竟然已從定州起兵,並且可能攻克雍城,不知大家有何良策,能速速消滅高笙書呢?”
曹師堂看了信函,說:
“聖上,這個高艮就是因為高笙書的推恩令,他才得到一些封地,而且那高尹死後,又是高笙書這廝的運作,聖上才把雍城封給了高艮,故此,他們兩人應該交厚。據老夫推測,這高艮實為首鼠兩端,向聖上寫了這封信函後,他很可能已經把城池獻給了那高笙書。不過,雖然高艮的做法令人不齒,但正因為他的這封信函,咱們才得知了高笙書的陰謀,今後,咱們剿滅那高笙書之後,高艮也可以寬恕。”
劉宇涵道:
“吳國公,依老臣之見,眼下咱們並不要急於評論高艮的是非,最要緊的是要對高笙書來個釜底抽薪,一舉剿滅他的反叛大軍才是。老臣雖不能親自上陣殺敵,但朝廷的賦稅都掌握在老臣的戶部,老臣這就讓戶部衙門停止撥付邊軍的軍餉,隻要斷了他們的糧餉,任他多少叛軍,都會不攻自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嗯,劉愛卿所言極是,不過,咱們還要兩手準備,這邊要立刻停了他們的糧餉,另外,也要迅速組織精銳鐵軍,迅速剿滅叛軍才是。方愛卿,你是兵部尚書,掌管天下兵馬,不知你有何想法?”
方向學見澄如點到自己,當下也不客氣,說:
“微臣也以為叛軍此時一定已經攻破雍城,那麼雍城已破,我軍必須要速速集結兵馬,前往鄧州,依托鄧州城牆高厚,易守難攻的優勢,將叛軍阻擋在鄧州城下,然後再從各地調集勤王大軍,將叛軍一網打儘。”
“對,叛軍打著‘清君側’的口號,蠱惑人心,如果讓他突破鄧州,靠近京師,那些百姓臣民難免被他所蠱惑,造成人心浮動,不利於江山社稷的長治久安。方愛卿,不久前,朕專門又讓戶部給你撥了數百萬兩銀子訓練精兵,眼下這支精兵終於派上用場了。朕命你帶著你的這支精兵,速速奔赴鄧州,絕不讓高笙書的叛軍越鄧州一步。”
“微臣領命,事不宜遲,那微臣先行告退,立刻前去調集兵馬,請聖上恩準。”
方向學走後,王文涵說:
“聖上,那高笙書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叛亂。臣以為,聖上也應立刻發布討賊的諭旨,號令天下百姓臣民立刻行動,齊心協力,共同剿滅叛亂,隻要殺賊有功,聖上都應給與重重的封賞。隻有這樣,咱們才能凝聚天下人心,一舉剿滅叛軍。”
曹師堂連連稱善,說:
“文涵大人所言極是,聖上乃一國之君,號令大家剿滅叛軍,是為了百姓臣民不受叛軍的蹂躪之苦。隻有天下百姓臣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何愁叛軍不破?這道諭旨應速速擬好,並讓人多多抄寫,廣為分發,這樣,叛軍必受各地百姓臣民阻滯,稍一拖延,他們的糧餉肯定會接濟不上,假以時日,叛軍必定破矣。”
“還有,王愛卿,朕的這道討賊詔書,也要告訴叛軍,朕的宗旨是隻誅首惡,脅從不問,誰若擒獲高笙書這逆賊,朕一定冊封他為公侯爵位,世代享受朝廷的恩典。王愛卿,你師承譚旋初老夫子的門下,文采斐然,這道詔書就讓有勞你草擬吧。”
喜歡笙書傳請大家收藏:()笙書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