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胡翰初三寸不爛之舌的勸說,方向學最終也是下定了決心,要歸正高笙書的義軍,不過,他心中始終還有一絲疑慮,自己在守衛鄧州城的時候,殺戮了段友山等數千名義軍將士,一旦高笙書出爾反爾,自己將無路可走。
與胡翰初幾番爭論之後,他決定派出自己的副將,鄧州的兵馬指揮使曹向川到高笙書的討逆軍大營,當麵要同高笙書商定歸正事宜,並讓高笙書方麵書麵做出承諾,這樣,他才會做出最後的決定。
於是,曹向川就跟著胡翰初來到了高笙書的大帳。
曹向川以前常年在西北邊關跟隨方向學與柔然國作戰,性格剛烈,做人極為忠義,見到高笙書之後,他首先恭敬致禮,說:
“殿下奉命擔任征討大元帥,出征邊關,數月之間竟長驅直入,攻入龍城,逼得蠻夷大單於投降乞和,俯首稱臣,一舉蕩平蠻夷之患,這等大功直逼漢代封狼居胥的的霍去病,末將真是欽服。雖然現在你我刀兵相見,但殿下如此奇功,先受末將一拜。”
高笙書趕緊扶住曹向川,說:
“曹將軍高義,今日咱們雖然刀兵相見,但你適才這番話,乃明大義於胸,懷仁心於內,這般磊落風骨,非世人所可及,恰似青鬆立雪,令本王肅然起敬。”
一番客套之後,兩人之間互有好感。曹向川說:
“殿下,我軍主帥方將軍意欲歸正,與殿下一道共舉義旗,匡扶正義,討伐奸臣賊子。不過,方將軍心中還有一事擔憂,請殿下必須要有一個明確說法。”
“嗯,曹將軍但說無妨。”
“殿下也應清楚,前些日子,貴方的段友山元帥率軍與方將軍廝殺,方將軍不敵,敗退回城,而段友山緊追不舍,最終死在我軍將士的亂箭之下。段元帥擔任將帥多年,末將也曾聽他教誨,受益匪淺。可是,刀劍無情,段元帥沙場捐軀,我等也是無奈。故此,方將軍的意思,如果他率部歸正,殿下以及屬下會不會就此事責難方將軍,殿下必須要給我等一個明確的說辭才是。”
不錯,那方向學殺了我軍數千將士,他要求不能因此受到清算,這樣的想法也屬正常。從戰略角度來說,咱接受了他的投降,咱和澄如的力量就會逆轉,這可是大大的關鍵啊。雖然,段橫心中肯定過不了這個坎,但為了大局考慮,咱必須答應赦免方向學。
於是,高笙書爽朗大笑,說:
“兩軍交戰,執戈相向,各為其主,乃忠君事國之責;歸正之後,雙方握手言歡,既往不咎,是存仁厚通達之心。昔日楚漢相爭,垓下勝負已分,漢高祖劉邦也未誅殺楚軍士卒,更未株連項氏餘族。
“兵戈相見,本為形勢所迫,非關個人私怨,你我今日為陣前仇敵,明日便為同道,若以昔日陣上曾經廝殺論罪,懷宿怨不釋,則冤冤相報,何時可休?曹將軍,本王鄭重向你等承諾,如果你們向我軍歸正,本王對你們既往不咎。本王如若違背諾言,則天地不容,神明殛之!”
大梁國的時代,大家對誓言甚是敬畏,曹向川見高笙書如此鄭重承諾,心中大喜,說:
“殿下如此豁達胸襟,頓時讓你我兩軍化乾戈為玉帛,儘顯英雄磊落之風。末將回城之後,立即與方向軍率部歸正,揮師南下,討伐京師的奸臣賊子。”
“曹將軍,本王還有一言,方將軍與你等易幟歸正之後,方將軍麾下的將士仍歸他統領,本王絕不安排一人一卒,而錢糧輜重,本王自會根據你們的人數足額安排,不會另眼相待。這一點,方將軍放心就是。”
第二天,方向學率領麾下四萬餘名將士出城,在城下列隊。
高笙書見城下的大梁軍長槍若林挺秀,大旗迎風招展,士卒們麵色堅毅,目光如炬,鎧甲相連成銀浪,步伐起落似雷鳴,進退頗為有度。他不禁點頭讚歎,對身旁的魏笙武、趙勇高及楚中天等幾位將官說:
“都說方將軍善於統兵,今日見到他們的陣容,本王深有同感,幸虧他易幟歸正,不然,我軍今後又會有多少將士犧牲在這鄧州城下啊。”
趙勇高趕緊說:
“殿下高舉討逆義旗,順應天理,天下有識之士都會被殿下感召,末將以為,義旗所指,人心所向,殿下的正義之師所至,萬民景從,如百川歸海,如群星拱月,很快就成浩蕩之勢,不可阻擋,諒那澄如逆賊必定無所遁逃矣。”
啊哈,想不到趙勇高這等赳赳武夫也會懂得拍馬屁,這番話說的咱很開心,看來,咱以後作為一個大大的領導者,馬屁話必定如滔滔江水奔湧而來,咱如果不注意,還會被淹死在這彩虹屁裡呢。
方向學策馬到高笙書跟前,翻身下馬,躬身致禮,說:
“殿下,末將早就聽聞殿下稟乾坤之正氣,承日月之華光,文能提筆安邦,博覽經史而通古今之變;武可跨馬定疆,威震邊陲而懾不臣之心。蠻夷之患數十年,竟被殿下妙手剪除,俯首稱臣,此等功績,當載青史,永耀千秋。末將易幟歸正,永為殿下牽馬墜蹬,效犬馬之勞,雖九死而不悔。”
“方將軍客氣了,將軍乃當世良將,本王得將軍易幟歸正,如旱苗逢甘霖,暗夜見朗星,何愁討逆大業不成?今後還賴將軍執銳披堅,與本王共同匡扶社稷,還天下百姓一個公道正義。”
兩人幾番客套之後,高笙書便向方向學引見自己麾下將領。由於方向學久在行伍,餘蒙鬆、魏笙武、趙勇高等幾人都曾在他帳下共事,今日重逢,大家都是有些高興。
正在此時,忽然從隊伍中衝出一人,渾身重孝,手持佩劍,直撲方向學,口中大呼:
“方向學,你這個奸賊,還我爹爹、兄長的命來!”
大家驚詫之下,趕緊上前把高笙書和方向學護住,擋住持劍之人。
原來是段橫見到方向學,哪裡按捺的住心中的憤恨,立刻拔出佩劍要砍殺方向學。
待到段橫被眾將拉住,高笙書上前相勸,說:
“段二哥,段帥與段大哥沙場捐軀,本王也是悲痛萬分。可是,沙場之上,段帥和方將軍各為其主,一番廝殺,刀劍無情,段帥捐軀,也怨不得方將軍,要說這罪責,實乃奸臣賊子澄如弑君殺父,才導致段帥與方將軍刀兵相見。而今,方將軍易幟歸正,與本王共舉討逆大旗,還望段二哥放下個人恩怨,同方將軍一道襄助本王共討逆賊,拿住澄如,替段帥報仇雪恨才是!”
一旁眾將也是一番相勸,段橫對著方向學怒目而視,恨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