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正是大梁國的皇帝高笙書,他對著石進廣揮了揮手,說:
“石太師彆來無恙?”
石進廣自認識高笙書開始,一直對他頗為看重,幾次想規勸他投奔後楚國,並許以高官厚祿,哪知他根本不為所動。現在,他不但成了大梁國的皇帝,而且還要率兵吞並後楚國,這怎不令石進廣怒發衝冠,後悔自己以前沒有下手做掉高笙書。
他也不管高笙書對他態度的客氣,大聲喝道:
“高笙書小兒,你乳臭未乾,就想吞並咱們沃野千裡、人才濟濟的後楚國,你是癡心妄想!老夫最後再勸你一次,你還是快快調轉船頭,回你們大梁國去吧,否則,刀槍無眼,葬送了你年紀輕輕的性命,未免太過可惜。”
高笙書大為驚訝,問道:
“太師,芯兒沒對你說朕的意思嗎?”
“高笙書,想不到你如此油嘴滑舌,你說什麼要實行皇帝讓百姓投票決定,百姓人人都有土地,什麼男女平等,實行一夫一妻,不但男人可以休妻,女人也可以休夫,讓芯兒聽得心中頗為向往,回來還讓老夫答應你的條件。你這分明是欺人之談,算老夫和芯兒看錯了人,呸!”
“太師,你且休要惱怒,朕乃大梁國的天子,金口玉牙,怎會是油嘴滑舌,說話不算話?告訴你,朕所說的每句話都是真真切切,絕無作假……”
“好,高笙書小兒,那老夫且來問你,你說兩國一統之後,讓百姓投票來決定皇位這一條,你分明是無稽之談。從古至今,天子以‘受命於天’為正統,承天地之命,受祖宗之托,保江山社稷之長久平安,護天下蒼生之安寧福祉。
“皇權所至,如日月當空,光芒萬丈,普照大地。凡覬覦皇位者,皆為逆天而行,必遭天譴。而你竟說皇位可輪流投票,這不是哄小兒開心的胡言亂語,那又是什麼?”
“太師,你此言差矣,你既然說天子要護天下蒼生之福祉,那最能切身感受皇恩是否浩蕩的正是天下蒼生,那讓天下蒼生來決定這皇位的歸屬,有何不對呢?
“朕且來問你,像秦二世、漢靈帝、晉惠帝等如此這般的昏君,如果真是天選之人的話,那豈不是上天要降罪於天下蒼生?可如若讓天下百姓臣民投票決定,那麼世上斷然不會有如此昏君,不知太師同意否?”
石進廣雖然見多識廣,但高笙書如此離經叛道的說法,他何時曾聽到過?在他的認知裡,帝位神聖不可侵犯,怎可能讓那些庶民黔首評頭論足,甚至還投票決定。於是,他又是一聲怒喝:
“高笙書小兒,你可知道曆來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你適才所說,皆是癡人說夢,老夫如果信了你的話,便如那傻子一般愚不可及,你還是趁早死了這條心吧!”
高笙書長歎一聲,正想著如何說服石進廣,一旁的魏笙武卻再也忍耐不住,對著石進廣大喊:
“老匹夫,昔日你們趁著我軍與蠻夷作戰之時,暗中支援蠻夷鎧甲糧食,從中拱火,我們還沒同你清算這筆賬。今日,你既然不聽我家聖上的金玉良言,那你就是自尋死路。
“如今天兵已至,本帥再給你一個機會,你若能識時務,帶著你的艦船人馬想本帥繳械投降,本帥可保你榮華富貴,否則,戰端一開,玉石俱焚,你悔之晚矣!”
石進廣氣急,叫道:
“高笙書小兒,老夫既然敢親自領兵至此,又何懼生死,你快讓你的賊軍前來受死吧。明日午時,老夫率軍與你們決一死戰,如何?”
高笙書回頭看了一眼魏笙武,魏笙武看似也是胸有成竹,說:
“老匹夫,明日午時,我軍與你們在此決戰,誰若不敢前來,誰便是膽小如鼠的敗軍之將。”
第二天,魏笙武率著水軍所有的艦船前往南岸,高笙書也要登船前往。魏笙武勸道:
“陛下,兩軍水上交鋒,箭矢如雨,凶險異常,萬一有流矢傷了陛下龍體,末將萬萬擔不起罪責,還望陛下三思。”
“不,朕此次既然禦駕親征,就當披堅執銳,親率大軍,以天子之威壯三軍士氣,箭矢如雨,朕自當身先士卒;刀劍相向,朕必衝鋒在前!魏將軍休得多語,此戰有進無退,隻有讓石進廣的見識到我軍的厲害,他才不再猖狂。”
於是,大梁軍水軍的大小艦船兩百餘艘,在高笙書的親自率領下,扯起風帆,徑直向南而行。
船行約摸大半個時辰,高笙書看見遠遠的一支水軍艦隊已經嚴陣以待,隻見那領頭的艦船足足有六、七丈高,船身裹著厚厚的鐵板,船頭雕著張牙舞爪的金龍,後麵的艦船一艘接著一艘,排列頗為齊整,正響起戰鼓,向著己方戰船靠近。
魏笙武揮著令旗,大梁國的水軍船隊也成戰鬥陣型分散開來,緩緩地向著敵軍逼近。約摸到了離敵軍六、七十丈的光景,魏笙武猛地將令旗向前一指,大梁軍艦船上的弓弩手鬆開了他們早已拉的緊緊的弓弦,隻見箭雨如黑鴉一般飛向了敵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時,敵軍也開始向著大梁軍發射箭矢,刹那間,箭簇射中船體的“噗噗”聲,與中箭將士們的慘叫聲混在一起,讓高笙書看著也有些緊張。這時,楚中天也不同他多說,趕緊帶著幾名護衛,推著他進了艙室。
高笙書雖在艙室,可耳中一刻不停地聽著外麵的戰況,隻聽得四殺的呐喊聲此起彼伏,看來戰況頗為激烈。
他不斷地催促楚中天進出艙室,向他稟報實時戰況。約摸過了一個時辰,他聽得楚中天說雙方仍難分勝負,可他聽到艙外的魏笙武聲音已經嘶啞,頗有些氣急敗壞的樣。他再也按捺不住,也不管楚中天阻攔,硬是走出了艙室。
映入他眼簾的是一副慘狀,隻見雙方的船隻已經絞殺在了一起,將士們拿著長矛互相捅刺,雙方不斷有人中槍落入水中,後麵的人又把缺口補上。而江水已被鮮血染紅,有幾個身受重傷的將士正在水中掙紮,卻沒有人能伸出援手。
不行,如果靠犧牲這麼多人來一統江山,這代價實在太大,咱實在不忍心這麼多活潑潑的生命白白喪命於此,咱必須另出奇兵,讓石進廣這個老頭知難而退,然後向咱俯首稱臣。
於是,他回頭對魏笙武說:
“魏將軍,我軍傷亡太多,你快快鳴金收兵,再作計議。”
魏笙武一聽急了,說:
“陛下,我軍雖有傷亡,但敵軍敗像已現,我軍隻要在堅持小半個時辰,敵軍便會全軍覆沒,如果此時鳴金收兵,會前功儘棄啊,陛下!”
喜歡笙書傳請大家收藏:()笙書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