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點頭,表示認可。】
【諸葛亮繼續道:“若將雍、涼之兵訓練成熟,必為蜀中大患。”】
【“不如先起兵伐之。”】
【“不可。”馬謖勸道,“丞相平南方回,軍馬疲憊,隻宜休整養恤,不可遠征。”】
【“若能以計代兵,使司馬懿死於曹叡之手,便可除心腹之患。”】
【諸葛亮點頭問道:“幼常有何妙策,請快快講來。”】
——“可造流言於許都,就說那西涼馬騰.....”
——“就說司馬懿勾結西涼馬騰。”
——“你在教丞相做事?”
【馬謖道:“司馬懿雖然是魏國大臣,但曹叡素懷疑忌。”】
【“何不密派人往洛陽、鄴郡等處,散布流言,說此人將要謀反。”】
【“並在多處張貼,司馬懿告示天下榜文,以證其反跡。”】
【諸葛亮點頭捋須,看著馬謖滿意地笑了起來。】
——“司馬懿:fakenes!。”
——“馬騰喜極而泣,終於不是我了。”
——“嘖嘖,馬謖不錯的呀。劉備居然說人家言過其實。”
【魏國各地,突然出現了許多榜文。】
【“驃騎大將軍,總領雍、涼等處兵馬事司馬懿。”】
【“謹以信義布告天下。”】
【“皇孫曹叡,素無德行。”】
【“妄自居尊,有負太祖遺願。”】
【“今我應天順人,克日興師,以慰萬民之望。”】
【“告示到日,各宜歸命新君。”】
【“如有不順者,當滅九族。”】
【曹叡得知後大怒:“司馬懿竟要另立新君?”】
——“陳琳直呼內行。”
——“曹叡:我頭風好矣。”
【曹真出列諫言:“陛下,臣疑此事乃吳蜀奸細,所施反間之計。”】
【“使我君臣自亂,彼可乘虛而入,陛下須加細察。”】
——“孫權:這裡邊可沒我事啊。”
【“不然。”華歆道,“先時,太祖武皇帝常對臣言: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之大禍。”】
【“此人不可不除。”】
【曹真道:“若蜀吳乘亂來攻,釀成大禍,如何是好?”】
【華歆道:“內賊不除,豈能抵禦外寇。”】
【曹真道:“太尉怎知司馬懿是內賊?”】
【華歆拿著榜文:“文告在此,其心儘知。”】
【曹真道:“一紙文告,不足為憑。”】
彈幕:
——“曹操:呦,有人還記得我說的話。”
——“司馬懿:我怎麼就鷹視狼顧了?”
——“牛皮癬廣告而已,華歆怎麼還當真了。”
——“人家司馬懿忠心耿耿,華歆你怎麼這麼說人家。”
——“懂了,司馬懿=馬謖,都是先帝不喜歡,但是很有才能的人,魏和蜀一國一個。”
——“馬謖還有諸葛亮罩著,司馬懿隻有曹真幫他說說話。”
【“好好好。”曹叡當起了和事佬,“眾愛卿,不必爭吵。”】
【“此事未辨真假,但不可不防。”】
【“眾卿有何善策?”】
——“這有啥好爭的,派人查查司馬懿不就行了?”
【“陛下。”曹真向曹叡行禮,“若陛下心疑,可仿漢高祖劉邦偽遊雲夢之計。”】
【“駕幸安邑,司馬懿必來迎接。”】
【“觀其動靜,可就車前擒之。”】
【曹叡品了品,點頭道:“嗯,此計甚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