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都坐定,滿月禮也就開始了。告祖的環節父親一早就在二伯爺的陪同下完成了,這會兒,許氏抱著小子遇,來到外麵招待賓客的花廳,鄭長庚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白玉玉佩,小心的給子遇戴上,這樣的玉佩,家裡的孩子人手一個,包括鄭子毅和鄭采禾,過繼到鄭長庚名下後,鄭采薇就替父親給了他們。
佩璋結束後。鄭長庚接過許氏懷中的小子遇,向大家宣讀,“這是吾兒,名子遇,隨遇而安。”
他的聲音才落下,就迎來了一陣喝彩之聲,都在讚揚鄭子遇這個名字起的有多好。
之後就是“指認”的環節。許氏接過鄭長庚懷裡的孩子,跟在他身後,走到鄭老夫人身邊,“子遇,這是你的祖母。”鄭老夫人讚了一句“乖孫兒”,就把手中握著的白玉鎖戴到了他的脖子上,“這長命鎖啊,你們幾個每人都有一個,祖母希望你們都能長命百歲。”
許氏抱著小子遇福神行禮。
之後,按照輩分,到了二伯爺這邊,二伯爺幾乎沒有參加過這麼正式的滿月宴,有些拘謹,不過還是在鄭長庚說完“這是你二伯爺”後,小心的掏出提前準備的一個桃木製成的憨態可掬的小木劍,看那光滑程度,就知道是他親手打磨出來的。小子遇顯然很喜歡,胖乎乎的小手握著同樣胖乎乎的桃木劍就不撒手,二伯爺笑的臉上的紋路都多了幾條。
有了這個開頭,輪到其他的幾個親近的叔伯的時候,也不再顯得拘謹,在鄭長庚指認之後,一一掏出了給小子遇準備的禮物,雖然不是什麼精美的物件,卻是用心準備的。許氏替小子遇收下。
到了鄭采薇這一輩,鄭子安送了他一把用狼牙雕刻的小刀,那是他在北境的時候親手獵的狼的牙齒,也是他親手雕刻的。聽說狼牙可以驅邪,他就親手做了這個,雖然手藝有些粗糙,但許氏一點都不嫌棄,接過就帶到了小子遇的手上。
鄭采薇給的是一個白玉的平安扣,當年她去靈山寺求的。她手裡其實有兩個平安扣,一個是父親給的,離開京城的時候作為謝禮,給了韓庭軒。這個因為是自己親自求來的,給韓庭軒不合適,就留了下來,現在給小子遇,正好。
小子遇抬了抬胖乎乎的小手,哼哧哼哧搶過許氏手中的平安扣,緊緊抓在手中,連剛才愛不釋手的桃木劍都被他扔在一邊。許氏笑眯眯的點了點小兒子的眉心,這麼小,就知道要親近姐姐了。
鄭子毅不知道要送什麼給弟弟,他愁了好久,因為他的東西都是鄭家人給的,他覺得送禮應該送被人沒有的,最後,他捧出了一個用草編成的蟈蟈籠子,遞到小子遇跟前,“小弟,你快快長大,長大後哥哥帶著你去捉蟈蟈。”
許氏沒忍住一聲笑了出來,又怕鄭子毅多想,忙又安撫道,“嗯嗯,子毅編的真好看。”
鄭采禾眨了眨眼睛,從懷裡掏出一個秀的歪歪扭扭的荷包,“小弟弟,這是二姐秀的第一個荷包,送給你哦,你要乖哦。”許氏看著那個荷包,記起來這段時間豆豆一直纏著自己教她刺繡,原來是為了這個。她覺得窩心,又覺得心裡暖暖的,她騰出一隻手,摸了摸子毅和豆豆的腦袋,雖然不是自己生的,卻比自己生的還要貼心。
六皇子財大氣粗,直接送了小子遇一套文房四寶,還大言不慚的說等他再大點就要教他識字念書,被鄭子毅追著一頓嘲笑。自己身為皇子連最基本的大學和中庸都記不住,還有臉說教小子遇!
親近的人認完,就輪到了被邀請過來的鄉紳和縣衙的人。這些人過來,無非就是走個過場,他們的目的不是滿月禮,而是鄭長庚,或者說,還有鄭子安和鄭采薇,還有比兒女親家還要牢固呢?
鄭長庚深諳其中之道,所以,隻是簡單的告知是誰就完了,至於禮物,因為是送給小子遇的,帶有祝福的意思,他不好意思拒絕,但也讓劉全仔細的記下,一會按照高於禮物的價值進行回禮。
滿月禮結束,就是宴席。
宴席擺在院子中的大樹下麵,既可以遮陰,也涼爽些。泗水縣這個地方,估計要到十月份以後才能稍微涼快一些。
飯菜很豐盛,基本上都是當地有名的一些吃食,唯一有些特色的就是一盤棕色的菜品,看著像是平時吃的蓮藕和海帶。那邊幾個姑娘見到宴席上竟然有如此粗鄙的食材,在心裡默默嘀咕鄭大人真是個泥腿子出身,沒有一點文雅之情。
坐在一旁的青衣女子看到那盤菜,眼眸就是一亮,這不是之前街上一個小公子賣的鹵菜麼,鄭府竟然也有,一會等找人問問,他們這個鹵菜是找誰買的,自己饞了好久了。心裡邊想這些,手中的筷子已經夾起一塊蓮藕,喂進嘴裡,果然,是熟悉的味道。
同桌的女子驚訝的看著她,她,她怎麼連這麼粗鄙的食材都吃的下去!
“怎麼,你們不喜歡啊,不喜歡正好,全歸我了。”青衣女子把自己跟前的百合丸子端起來,把鹵菜盤子放到自己跟前,和百合丸子換了個位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