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楊家_流華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流華錄 > 第三十三章 楊家

第三十三章 楊家(1 / 2)

楊家,是關中第一世家門閥,當代家主楊賜九世祖為漢高祖時赤泉侯楊喜,高祖楊敞為孝昭帝時丞相,祖父楊震為天下名士魁首,天下人稱其為“關西孔子楊伯起”,其師為帝師桓鬱,楊家與桓家因此為世交。楊震五子牧、秉、奉、裡、讓皆名震一時,二子楊秉曆任四州刺史、三任太常、終官太尉,與大漢名將皇甫規為忘年交,一生彈劾貪腐二千石五十餘人,被奉為大漢名臣,其子便是當今太尉楊賜。

楊賜自己是當世鴻儒,自馬融、陳蕃過世之後,便隻有楊賜、陳寔堪稱士人魁首,陳寔官不過太丘縣長,如今更是隱於草野教授弟子,天下間唯有楊賜獨占經學鼇頭,鄭玄、何休、趙歧雖並為鴻儒,皆仰望其項背,天下儒生,皆以入其府為榮。

這樣的楊家、這樣的楊賜,究竟有什麼樣的把柄能落在天子手中?

袁家和楊家,雖然一個關東,一個關西,卻是秦晉之好。楊賜長子楊彪的妻子,便是安國宣文侯、前司空袁逢的女兒,也是袁隗的侄女。

看似水火不容的楊家與袁家,其實卻是大漢朝堂上最穩如磐石的勢力。

袁家的子弟有袁紹、袁術、袁基,袁隗自己的三個兒子袁和字滿來)、袁通字懿達)、袁明字仁達)【注1】。隻不過袁隗的夫人年內去世,三子丁孝,未曾出仕。在朝野之間奔走的事,便由袁紹、袁術這兩個袁家最優秀的子弟來了。

楊家有楊家的子弟,楊賜的獨子楊彪現任汝南太守,牧民一方;楊賜堂兄楊馥的獨子楊琦因為父親早逝,因此一直跟在楊賜身邊。能夠在除夕大典坐鎮太尉府,能與孫宇論道的人,自然是天下翹楚之輩。

三張空白詔令並不足奇,可怕的是四枚印璽,代表了這世間最可怕的權力。

天子的傳國玉璽是皇權,三公印璽是相權,兩強相和,即使孫原隻是二千石的太守,但是如有必要,或者說,隻要他想,他隨時都可以淩駕於三公之上,甚至淩駕於大漢律之上,甚至淩駕於皇權之上。

楊琦瞬間驚出一身冷汗,便是聲音也連連顫抖起來:“這豈止是三道詔令,簡直是三柄屠刀……”

他是楊家的才俊,見慣了帝都的風雨,卻千算萬算沒想到當今天子竟然能作出如此可怕的事情,隻要孫原願意,他立刻就能成為帝都之內最有權力的人。

楊琦的雙手握緊了衣擺,低聲道:“伯父一生謹慎,怎會與天子一同做下如此可怕之事?”

“可怕?”楊賜瞧了他一眼,蒼老的臉上竟然是露出了笑意。

“老夫還沒老糊塗。”他捋著花白的長髯,笑道:“便是老夫老糊塗了,莫非張濟、袁隗兩個也老糊塗了麼?”

楊琦一愣,卻是沒有想到,三公印璽,意味著三公在這件事情上已然達成了一致。袁家囂張跋扈,與楊家一個在關東豫州,一個在關西弘農,自光武皇帝中興以來,兩大家族世代皆是三公名門,二百年中卻一直明爭暗鬥,楊賜是天下儒生之首,袁隗是天下門閥豪族之首,看似一條心的兩隻老狐狸,卻從來未在任何一件事上達成一致。

這三張空白詔令,便是唯一的一致。

知道事情已非等閒,其中關竅不知還有多少,楊琦登時臉色一變,衝楊賜微微低頭:“楊琦不肖,願聽伯父教誨。”

楊賜並不答話,卻依舊笑著,話鋒一轉,卻是看向了許劭:“複道血案,子將如何以為?”

許劭久在江湖,並不在朝堂之內,對複道血案之事不過隻是聽聞,方才在太常府內正是詐一詐孫原,雖然孫原並未明言,許劭卻可以聽出來:孫原對複道血案,縱然不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也必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許劭沉吟許久,心中轉了無數念頭,方才緩緩道:“複道血案與孫原入清涼殿是同一天,除夕之夜。”

“若是楊公不曾說出空白詔令之事,許劭當真以為九成是太平道圖謀不軌,意圖刺殺天子。”

“而今看來,已非如此簡單了。”

楊琦眉頭一挑,一雙眼睛已是要噴出火來:“太平道?張角當真如此膽大妄為?敢作此十惡不赦的事情?”

張角是學究天人的高人,即使楊琦與其道儒兩家不用門,卻也感慨其學問高深。如此人物竟然不能為大漢朝廷所用,實是可惜。楊家終是世代忠於大漢的楊家,張角如今勢大難治,再是惋惜,也必成為整個大漢的敵人。

“確實是太平道的人。”楊賜捏須,點頭道:“光祿勳張公、執金吾袁公已經查明,複道上死者千人,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太平道的人。而其中有二百人為死士,於複道上刺殺天子,三百人穿上了禁衛衣甲,如刺殺失敗便接著保護天子的時機再行刺殺。”

雙重刺殺。

許劭、楊琦不得不欽佩如此謀劃,一擊不中便再施一擊,除夕之夜皇宮禁衛調動本就頻繁,又能有幾個人能將所有禁衛認全?複道上混入三百名陌生麵孔的衛士亦非不可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幸,所有的殺手都已成了屍體。

“等等……”許劭臉色又是一變,比楊琦更是冷上幾分:“五百人,如何進入皇宮?如何埋伏到複道上?”

楊琦瞬間被點醒,兩人同時明白了一件事:大漢皇宮之內,早已有人和太平道結成了盟友。

堂堂大漢帝都,堂堂大漢皇宮,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混入五百名殺手,甚至深入到了天子寢宮之側,到底什麼人才能做到如此可怕的事情?

許劭遍體生寒,他久在江湖,非是不知大漢朝廷已是魚龍混雜,而是不知道大漢的權力中樞竟然已經爛到了根裡。

大漢的天子,他的身邊有飛揚跋扈的十常侍,有爭權奪利的大漢臣子,卻唯獨沒有霍光、伊尹那樣的千古良臣。

“三十年前張角就已經變了。”許劭低頭苦笑,手托著額頭,臉上已是無可奈何的神情,當年那個與他一同占卜天機問大漢未來的道學第一人,早已不複存在了。

“他心思堅韌,更兼學究天人,一身武學登峰造極,已是天道第一人了。他想做的事情,沒人攔得住。莫說勾結大漢朝堂中人,送進五百個殺手來,便是他親自一人一劍殺進帝都來,許劭亦不覺得稀奇。”

“他是張角,天上地下,獨一無二的張角。”

“不過——許劭更想知道,誰有這樣的實力,能將五百人神不知鬼不覺送入大漢的皇宮。”他望著楊賜,問:

“是誰?袁家?十常侍?還是另有其人?”

楊賜不說話,隻是指了指自己的一頭白發,便閉上眼睛養起神來。

許劭明白其中意思,楊賜絕非是說自己,而是指真相近在眼前,隻需思考。

未等他問,對麵的楊琦便已開始了梳理:

“主掌帝都禁衛與皇宮禁衛的除了光祿勳張公、執金吾袁公之外便是衛尉劉公。劉公還在千裡之外,他的權力由伯父代掌。”

衛尉劉虞,在案發之前仍是幽州刺史,衛尉之職便是由太尉楊賜代掌。執金吾袁滂是帝都內出了名的獨善其身,光祿勳張溫是未來三公的不二人選,名士出身,家族清白,更無可能。

“除此之外,有主掌帝都十二城門防衛的城門校尉趙延、京畿地區安全的京兆尹蓋勳、主掌河南地區安全的河南尹何進、主掌皇後寢宮護衛的大長秋趙忠、主掌帝都雒陽治安的雒陽令周邑。”

清一色的中二千石重臣。

“蓋勳不在朝中,周邑做不到,趙延是趙忠的弟弟,趙忠是十常侍之首。何進雖然是外戚,是當今國舅,他河南尹的位子也是十常侍替他拿到的……”

話到這裡許劭與楊琦互視一眼,登時明白了,原來如此顯而易見。

“楊公……”許劭似是想問什麼,卻突然生生終止了話頭,因為他已經知道了自己不該問。

因為他已經明白了,整個複道血案,看似錯綜複雜,背後的推手卻隻有那麼一個。

那是世間最大的推手。

“陛下是世間最可怕的棋手,每一步皆妙到顛毫,令老夫佩服、佩服啊!”

“孫青羽離開藥神穀之時,絕然料不到,他出現在大漢二百年來最微妙亦最可怕的時候。”

年邁的太尉緩緩向後倒去,靠在溫暖柔軟的靠墊上,依然笑著:

“淵渟潛龍,你出了深穀便陷泥潭,且讓老夫看你——”

“如何出淵。”

馬車一路回到太尉府,楊賜、許劭、楊琦一齊下車。

三道身影一同跨入府門,立刻便有人迎接上來躬身行了個禮,衝楊賜附耳了幾句。

許劭一時奇怪,不禁又看向了楊琦,心道:“楊公曆來為天下魁首,如今在朝堂呆的久了,也有幾分權謀算計了。”

楊琦卻是皺了眉頭,他常在楊賜身邊,知曉楊賜的習慣,他一生以清流自詡,從不牽扯朝中爭權之舉,也正因為如此得以穩坐朝堂。世家門閥不願與他為敵,十常侍不敢與他為敵,天子更是信任他這位老師,而他更有弘農楊家百年來的門生弟子相輔。

但是從他突然秘密傳信許劭開始,楊琦就覺得這位伯父的一舉一動,愈發讓他看不清楚了。

太尉府麵積巨大,其清幽之處堪稱風景絕佳,當時便有人領著三人徑直進了一處幽靜所在。一片桂樹、梅樹與青竹相倚,走廊環池,崎嶇小徑直入庭院深處。

許劭身為“天機神相”,一身武功修為在武林中亦是聲名赫赫,非是等閒。方入這處庭院,周身氣機便已感無形劍氣威逼而來,這庭院裡隻有一個人,一個一身孤傲淩冽的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望著楊賜的背影,笑道:“想不到,楊公府上也有如此人物。”

楊賜走在前方,聽了這話,隻是一笑:“子將既然已經察覺,便請一並見見這位新任的南陽太守罷。”

許劭心中一動,沒想到孫宇竟然出現在楊賜的府中。

楊賜本就想找孫宇,找孫原不過隻是為了掩人耳目。所有人都盯著孫原,楊賜親自到訪太常府,看似是為了許劭,然而所有人都知道他是為了孫原。

隻有楊琦和許劭才知道,楊賜的真正目標是孫宇。

玄衣如夜,一身凜冽的劍氣飽而不發,修為內斂卻孤傲自生,許劭一時不知如何去評價眼前這位年輕公子——這是與孫原截然不同的氣質與風采。

“楊公來遲了。”

孫宇悄然轉身,玄色衣角拂過青苔石階,轉身刹那,風流驚豔。

許劭目光所及,正是那張英俊臉龐,心頭登時思緒萬千,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楊賜衝孫宇點點頭,眼角餘光所及,正是許劭神情變化的臉色,不由更是笑上心頭:

“子將,如何?”

天機神相輕歎一聲,連連點頭:“北鬥南指,上合天意。所言不虛,所言不虛啊。”

對麵那位玄衣公子目光轉刀許劭身上,上下一打量,不禁反問道:“這位便是天機神相許子將先生罷?在下南陽太守孫宇孫建宇。”

“以未來過去為名,以未來過去為字,妙到顛毫。”許劭讚歎一聲,“以天下之未來為己任,果然是天命所歸。”

他望著楊賜道:“難怪天子傾儘全力也要捧魏郡太守,若是不能讓魏郡太守將風頭儘數搶走,南陽太守恐怕也要成為某些人的眼中釘了。”

楊賜依舊笑著,隻是不答話,信手所指一處靜室,四人同往,麵麵而坐。

安靜的房間裡,火盆早已備下,一室皆暖,不過三丈見方的靜室絲毫不覺煙火氣,反而有寒梅香氣隱隱透入。

入了座,楊賜便親手捧過身邊早已備下的茶釜,遞給對坐的玄衣公子,道:“太守年輕有為,年紀卻是最小,為我等煮茶,可否?”

那是一樽青銅獸耳茶釜,做工精良絕美,直直地推到孫宇身前。

楊琦望著那樽釜,心中登時苦笑不已。楊賜是當朝三公不假,一來四人同坐已是失禮,二來孫宇是二千石疆臣,已在他和許劭身份之上,讓孫宇為他二人烹茶實屬不妥。

他卻忘了,朝臣私會疆臣,已反漢律。

楊賜絲毫不曾在意,他半慵懶著,望著孫宇親手煮茶。

這位自帶孤傲之氣的玄衣公子絲毫不以為忤,隻是嘴角輕笑,伸手取了身邊托盤上的種種佐料一一添入水中熬煮。

關中井鹽、南疆花椒、雒陽桂花、瀟湘茶葉一一投入沸水——托盤上還有一味藥材,當歸。

孫宇的手,纖細修長,與孫原的手很相似,卻更讓許劭明白,這手,是能用劍的。

火本已旺,茶湯已沸。

孫宇不動。

楊琦望著釜中茶湯,眉頭皺起,卻不敢與孫宇說話,隻是微微彎下腰,衝楊賜低聲道:“伯父,茶湯已沸了。”

楊賜閉著眼睛,一動不動。


最新小说: 九叔:洞天福地,種田百倍返還 混沌天訣 登雲天 武道黃天 超級鋒暴 從執教皇馬開始 時空裡迷失的愛 留子已是星際第一,啥時接我回家 人在古代學醫,永夜末日來了! 陽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