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楊家_流華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流華錄 > 第三十三章 楊家

第三十三章 楊家(2 / 2)

楊琦一臉無奈,他實在琢磨不透楊賜到底在謀劃些什麼,他更不明白,楊賜秘密請孫宇來此又是為了什麼。

孫宇望著釜中沸水滾開,青銅獸耳釜底的茶葉、花椒等物受這滾水衝擊,在釜中上下翻騰,直將這一鍋茶湯煮得如同菜羹湯一般。

孫宇的手落在托盤上,指尖已捏起幾片切好的當歸。

抬手,懸停。

茶湯熱氣蒸騰,他的手捏著當歸,便停在這滾燙的蒸汽上。

是躊躇麼?亦或是,他還在等待什麼?

許劭看不明白,卻已似乎抓住了什麼。

對麵閉目的楊賜突然睜開眼,笑了笑,道:“放罷。”

玄衣公子微微一笑,手指一鬆,指尖當歸儘入鍋中。

不一會,這當歸氣息便已四散,混合桂花茶香彌漫在靜室之中。

茶湯之基味,便是鹹味。關中井鹽,是告訴孫宇,關中楊家是一切的基礎。南疆花椒,味道辛辣刺激,乃是表明,南陽事物能讓孫宇有利可圖,一鳴驚人。帝都桂花,乃是表明帝都之內,有貴人相助,將來孫宇必可富貴入朝,出將入相。

最後一味當歸,便是說明:朝廷已亂,你該走了。

“南陽……”

玄衣公子淡淡自語一句,反問:“楊公,可知道南陽的底細?”

楊賜點頭:“自然知曉。”頓了一頓,又笑著念叨了一句:“便是你在南陽的一舉一動,老夫也都知曉。”

孫宇一動不動,仿佛早已知曉楊賜對南陽郡的監視,笑道:“若非楊公背後促成,我二弟隻怕成不了南陽郡的都尉。”

許劭和楊琦同時對視一眼,心中皆是明白,南陽郡是楊賜的算計——或者,更是楊賜布的局。

楊賜臉上的笑容緩緩消失了下去,一雙蒼老卻仍帶著智慧的眼神悄然落在身前的茶湯上,幽幽歎了一口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陛下,走了一招狠棋啊。”

天子的局,很大,大到讓在官場中跌宕數十年的楊賜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楊賜是天子師,是弘農楊家百年來威望所集於一身的人物,也正因如此,他能夠成為繼馬融之後的天下士人魁首,趙空是他安排進南陽的,他自然有方法得知南陽的一切消息。甚至,他得到了天子的默許。

“沒有陛下的默許,老夫不能知道南陽的實際情況。”

他轉過頭望著孫宇,低聲道:“你在南陽做了多少違律的事情,你當陛下不知道麼?”

劍眉微微顫動,孫宇想不到楊賜竟然說出這樣一句話來,當下輕笑道:“若是陛下看不下去,早已經動手了。孫某相信,彈劾孫某的奏章早已堆如山積了。”

楊賜點頭道:“十常侍的人遍布天下,雖然平素裡瞧不出什麼,可唯獨在對付你這件事情上不遺餘力,你可知為什麼?”

“因為孫某在南陽做的事情?”

楊賜能料到,袁隗也能料到。

許劭皺著眉頭:“如今看來,整座帝都比許想象的更加暗流洶湧。本道此次進京,不過是見一個人,想不到見的是一盤棋。”

楊琦登時明白關竅,苦笑道:“你更想不到的是,棋手隻有一個,是大漢的天子。”

孫宇的聲音乍然從身後傳來:

“還有一個。”

幾個人都愣了一下,同時望向他,皆是驟然想起,在江湖之上,確實還有一人,有能力布一局大棋。

張角。

張角和多少大漢多少朝臣有聯係?帝都之內有多少人是張角的盟友、眼線?

張角一旦謀反,這些人會有什麼樣的舉措?十惡不赦之中,占了謀大逆、謀反、謀叛、大不敬四條重罪,必死無疑。他們會互相攻訐,利用張角謀反一事,將對手一一斬除。

陛下在等,等太平道造反,等著那些密謀的人一個一個跳出來,然後一次殺個乾淨。

孫宇一貫自信,隻是此刻突然沒了幾分信心,他望著眼前的案幾,仿佛已成了那張看不見的棋盤,那棋盤上,顯現的是當今天子的麵容。

他的心中也有一盤棋,他知道他的對手隻有一人,那就是當今天子。

原本以為除了趙空,再沒有人知道他在南陽做了什麼事情。他是一郡太守,明知道曹寅是原先南陽太守的人選,仍然留用為南陽郡丞,無非是告訴帝都和南陽他並無野心,無視旁人的監視。他是奪了曹寅位置的人,除了曹寅,還有誰更恨他?這個世界上不會有比曹寅更適合監視他的人。

“你覺得是曹寅在搜集你的消息?”

楊賜捋了捋胡須,笑道:“你在一個月之內,暗中派人征召荊州七郡的鄉野勇武之士,並非什麼怪事。然而,你要的人,不僅是勇氣過人,還要深山中無名之輩,隻差明說是孤苦伶仃之人了,若是一兩個也還罷了,荊州七郡你找了二百餘人……”

他盯著孫宇的眸子,一字一頓道:“生怕旁人不知道你豢養死士?”

楊琦與許劭互視一眼,直覺楊賜與孫宇皆是心思深沉之人,尤其是孫宇生性孤傲,麵對當今三公的咄咄逼人,竟是輕描淡寫一般無視了。

他端著茶盞,輕輕一笑:“荊州七郡,南陽為首,長沙、武陵、零陵、桂陽四郡人口之和方才與南陽一郡持平,而今太平道在荊州境內聲勢浩大,以南陽為最,南陽郡兵不滿千數,而百萬人性命係於孫宇一人之身,區區二百死士,孫某今日便是認下了‘豢養死士’的罪名又如何?”

孫宇話中機鋒儘顯,太平道若是突然謀反,整個南陽郡勢必不保,他不過是招了兩百名死士,尚不至於和朝中勢力撕破臉皮,若是南陽郡丟了,那才是最可怕得事情。放眼九州四海,誰不知道太平道已是勢大難治?不過是無人光明正大說出來便是。

許劭挑眉:“你在賭。”

“是,我在賭。”

孫宇嘴角掛著一絲輕蔑而又詭異的笑容。他自然是在賭,天子親命的南陽太守,不惜得罪世家大族也要拿到的位置,天子會因為這些許小事便讓他革職查辦?

楊賜搖搖頭,歎了一口氣,念叨:“早知你非池中物,不過膽子也忒大了些。”

他指了指身後一處角落,道:“瞅瞅,荊州七郡,上上下下各級官員以及帝都之內的官員,紛紛對你執掌南陽郡一月以來的彈劾奏章,落到老夫手裡的足足一百七十三道。”

頓了頓,又道:“落到陛下那裡的,隻怕是更多。十常侍整理奏折已是慣例,他們對南陽太守這個位置垂涎已久,如今落到你的手上,對你還不過百般攻擊?那些奏章怕是已經堆如山積了。”

瞪了一眼孫宇:“你啊,讓陛下和老夫,皆如炙炭烤矣。”

楊琦聽著兩人機鋒交錯,雙手在袖中已是捏出汗水,這段時日以來他在太尉府內對孫宇的事情經手極多,直覺此人心思之深沉、手段之高明為同輩罕見,便是他自己大孫宇十歲,仍是有些心驚膽戰,當下咽了一口口水,低聲衝孫宇道:“太守大可不必如此,皆是為了大漢長治久安,如何不能聯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聯手?

玄衣公子抬眼望了他一眼,嘴角上揚,笑:“不必,孫某一人足矣。”

話音裡透著輕蔑,楊琦已是心中不悅。

孫宇太孤傲,即使他二十歲為太守足以笑傲朝堂,可他終究是在天子與太尉的羽翼庇護之下,這朝堂的陰謀詭譎,還尚未將他囊括其中。

“你和趙空趙若淵,兩個人,在荊州這大大小小的舉措,雖是縝密,卻終究瞞不過一個人。”

楊賜聲音雖輕,卻足以令孫宇動容。

大漢雖是劉家的天下,卻是與豪門世家共有。這荊州千裡沃土,最大的家族便是蔡家,襄陽蔡家。

楊賜說的,就是蔡家家主,蔡諷。

孫宇並非不知道蔡諷,而是正因為他知道蔡家的能量巨大,方才不願輕易與蔡家有所牽連。

“蔡諷是荊州望族之首,江夏的黃家、南郡的龐家皆需望其項背,有他的幫助,你方才有機會在荊州一展能為。”

楊賜一直念叨著,他知道孫宇不願聽,這小子太孤傲,不願借他人之力,蔡家在荊州根深蒂固,若是有蔡家協助,何必偷偷摸摸四處勾人?便是養個幾千私兵也不算什麼大事。

“你可知道,老夫為何一定要你與荊州世族交好?”

孫宇答:“借力使力,應勢而為。”

楊賜點點頭,又搖搖頭:“此其一,並非重中之重。”

“你知道當初光武皇帝為何定都於雒陽而非長安?”

孫宇挑眉,他似乎明白楊賜要說什麼了。

昔年光武皇帝劉秀以一人入河北,得同鄉之助方才能夠雄踞河北,以戰天下。他是南陽人,他的同鄉皆是南陽豪族,平定天下之後封開國功臣,有雲台二十八將之稱,這二十八人之中,便有十一人是南陽豪族。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的鄧禹,是光武皇帝姐夫鄧晨同宗,南陽鄧家自兩百年前起已是望族,至鄧禹之孫鄧騭拜大將軍,於孝安皇帝朝權傾朝野,一門上下,皇後一人,二千石三十餘人,更因為清名揚於天下,其征辟的名士皆是當世英傑,其中便有楊賜的祖父,一代鴻儒楊震。

楊家與鄧家是世交,鄧家與蔡家也是世交,即便今日鄧家沒落,將荊州第一世家的位置讓給了蔡家,南陽仍是豪族說了算。

楊賜伸手在火盆上烤著火,眼神望著盆裡的火焰,輕聲道:“豪族就像是這盆中的火,能隨風而動,能暖人心,也能燎原。”

孫宇眉眼不動,隨手在火盆上一揮,風勢帶動火勢,吹得那火焰一陣顫動,淡淡道:“因勢利導,楊公可是想教孫某?”

“教你?”楊賜啞然:“許子將說你是天命之人,老夫可不敢與天爭。”

雖是說笑,那舉手投足間,儒家風流自顯,饒是孫宇亦不得不心中讚歎,這位年近七旬的謀國之臣是何等胸有天地。

“老夫不過是想告訴你……”

他的手,十指張開,向著火盆中慢慢貼近:

“這天下啊,裝在天子的心裡啊。”

當今天子。

孫宇心中一動,突然跟了一句:“也在太尉胸中。”

楊賜哈哈一笑,收回手縮在懷裡,看看孫宇:“年輕人,終歸是年輕人,老夫老了,乾不動了。”

“天子聰明,就是想做的事情太多了。”

他望著孫宇:“你能助天子一臂之力麼?”

孫宇凝眉,不語。

孤傲如他,亦不肯做天子的棋子。何況,這棋盤上,還搭著一個孫原,一個趙空。

當今天子。

我必勝你!

他目光猛然淩冽,倚天劍在袖中散發輕微的劍氣,仿佛衝他打氣一般。

楊賜望望他,又望望許劭,輕輕搖搖頭,歎了一口氣。

【注1】:《司徒袁公夫人馬氏碑》記載:維光和七年,司徒公夫人馬氏薨,其十一月葬。哀子懿達、仁達,銜恤哀痛,靡所寫懷,乃撰錄母氏之德履,示公之門人。睹文感義,采石於南山,諮之群儒,假貞石以書焉。夫人右扶風平陵人也。曾祖中水侯,祖將作大匠,考南郡太守。中水侯弟伏波將軍女,在淑媛作合孝明,誕生孝章,婚姻帝室,世為名族。夫人生應靈和,德精性妙,角犀豐盈,實有偉表。溫慈惠愛,慎而寡言,幼從師氏四禮之教,早達窈窕德象之儀。及笄,求匹明哲,供治婦業,孝敬婉變,畢力中饋。後生仰則,以為謀憲。自公曆據王官至宰相,夫人營克家道,扶翼政事,聰明達乎中外,隱括及乎無方,不出其機,化導宣暢,童子無驕逸之尤,婦妾無舍力之愆,故能究生人之光寵,獲福祿之豐報,朝春政於王室,躬桑繭於蠶宮。春秋六十有三,寢疾不永。懿等追想定省,尋思仿佛,哀窮念極,不知所裁,乃申辭曰:[1]於穆母氏,其德孔休。思齊先始,百行聿修。宣慈惠和,恩澤並周。義方之訓,如川之流。俾我小子,蒙昧以彪。不享遐年,以永春秋。往而不返,潛淪大幽。嗚呼哀哉,幾筵虛設。幃帳空陳,品物猶在。不見其人,魂氣飄住q傷安神?兄弟何依?姊妹何親,號兆切怛。曾不我聞,籲嗟上天。何辜而然,傷逝不續。近者不旋。案:《文選·潘嶽寡婦賦》注,《顏延之宋元皇後哀策文》注,並引蔡邕《袁公夫人碑》雲:「義方之訓,如川之流。」是唐初本《蔡集》有此碑。)

喜歡流華錄請大家收藏:()流華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社恐女神不想這麼受歡迎 快穿,釣係綠茶生子上位記 仗劍尋仙錄 時空禦靈:星辰時空傳奇 狩獵1979:我帶全家頓頓吃肉 我家小狼狗 重友,輕色 重生救贖之路 九叔:洞天福地,種田百倍返還 混沌天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