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竹製品遠銷美麗國的消息如野火般迅速蔓延,上河村、下河村和秦家村仿佛被幸運之神的神杖接連輕點,好運接踵而至。
這日晌午,陽光灑滿了寧靜的村莊,三個村子毫無征兆地迎來了先後兩撥貴客。
最先抵達的,是一位來自日本的客商,名為山本一郎。
山本一郎出身於日本京都一個底蘊深厚的傳統手工藝世家,家族數代人皆癡迷於各類手工製品的收藏與經營,在日本國內的工藝品市場中擁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力。
自幼,他便沉浸在東方傳統工藝的濃厚氛圍裡,潛移默化間練就了獨到的審美眼光與敏銳至極的商業洞察力。
此次中國舉辦第一屆世錦賽,他也跟隨參賽隊伍踏入中國境內,準備在遊玩之際順便尋找商機,擴大自己家族在國內的影響力。
當聽聞中國四九城周邊鄉村的竹製品在海外暢銷,他瞬間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商機,特意抽出寶貴時間前來探尋。
在奔赴上河村、下河村之前,山本一郎特意來到百貨大樓銷售竹製品的櫃台前,仔仔細細地將雙河竹編廠和秦家村生產的竹製品查看了一遍。
那些精美的竹製工藝品,每一處細節都讓他讚歎不已,也讓他最終下定決心,要親自前往竹製品的產地——上河村、下河村和秦家村,進行實地參觀考察。
起初,當山本一郎來到上河村和下河村時,村裡聽聞有日本人來村子裡了,許多人心中滿是抵觸情緒,根本不想接待。
畢竟,日本曾給中國人民帶來了難以磨滅的巨大災難,國人對他們心懷仇視,再正常不過。
最終,還是李君文、王海遠和蘇學文三位負責人緊急商議後,決定前去迎接。
畢竟,中國乃天朝上國、禮儀之邦,在場麵禮數上絕不能有失。
況且既然國家都允許他們前來,來者是客,對方既然是為參觀竹製品廠而來,就有可能下訂單。
有機會賺日本人的錢,為何要白白放過呢?
山本一郎身著簡約卻不失格調的日式傳統服飾,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在村裡領導小組的陪同下,走進了雙河竹編廠的展示廳。
這展示廳還是最近李有福提議設立的。
此前,竹編廠僅有生產車間和研發室,並無展示廳。
傑克下訂單之後,李有福便想到,若有客人上門,理應像上一世他見過的那些工廠一樣,在廠房內專門打造一個新產品展示廳。
如此一來,客人一到,便能挑選心儀的產品,方便下單。
山本一郎踏入展示廳,他的目光仿若兩束銳利的光,在陳列的琳琅滿目的竹製品間來回穿梭。
他不時伸出手,輕輕撫摸著那些精美的竹器,細細端詳每一處紋理與工藝。
隨後,他通過隨行翻譯表明來意。
“我對貴地的竹製品傾慕已久,此次前來,期望能與貴方達成長期合作。”
山本一郎神色認真,鄭重說道,“首批訂單,我需要竹製餐具各八千套,其中包括竹飯碗、竹筷子、竹酒杯;竹飯盒六千個;竹文具盒和竹茶杯各三萬個。”
稍作停頓,他又接著說:“另外,竹果盤兩千個、竹花籃一千五百個、竹菜籃兩千五百個、竹草帽三千頂。”
說到此處,他微微頓了頓,眼神中透露出難以掩飾的熱切,“不知貴廠能否在四個月內完成這批訂單的交付?價格方麵,就按照你們之前與美國客商交易的價格結算即可,相較於價格,我更看重產品的品質與工藝。”
竹編廠的負責人王海遠聽聞如此龐大的訂單需求,內心既驚喜交加,又有些許緊張。
他忙不迭地點頭,對著翻譯說道:“山本先生,請您放心,我們一定傾儘全力,按時按質完成訂單。”
山本一郎滿意地笑了笑,又補充道:“我希望在竹製品的設計上,能融入一些日本的傳統元素,比如櫻花圖案、日式幾何紋理等,這樣能更貼合日本消費者的喜好。”
“當然,中國傳統元素也不可或缺,務必做到二者完美融合。”
隨後,雙方圍繞產品細節、包裝樣式以及後續合作意向等諸多問題,展開了深入且細致的交流。
經過數小時的商討,最終簽訂了合作協議。
山本一郎剛離開不到一個小時,一輛鋥亮的黑色轎車緩緩駛入秦家村。
在當時,轎車可是稀罕物,村子裡的人極少見到。
轎車剛一停下,村裡的孩子們便如同脫韁的小馬駒,不約而同地跑到轎車邊上,滿眼好奇地打量著這個“大家夥”。
隻見從車上下來一位氣質不凡的中年男子,他便是香港知名商人林耀宗。
林耀宗在香港商界摸爬滾打多年,憑借著果敢決絕的決策和獨具慧眼的商業眼光,在進出口貿易、文化產業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非凡成就。
他一直致力於挖掘內地的優質特色產品,不遺餘力地將其推向國際市場。
林耀宗身著筆挺的西裝,臉上掛著如暖陽般和煦的微笑,快步走進秦家村的竹編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