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道祖之音跨越三十三重天,清晰響徹心田:
“大善!戾氣儘消,功德圓滿。汝持身以正,開道統以濟世,當承‘天師’之位!”
刹那間,霞光萬道,瑞氣千條!
張道陵周身清光大放,身形在無數弟子與信眾的仰望中,沐浴著接引仙光,衣袂飄飄,朝著那三十三重離恨天,冉冉飛升而去。
地上,“五鬥米道”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漸漸被另一個更加響亮的名號取代——天師道。
龍虎山巔,天師府正殿的匾額在仙光映照下,“正一明威之道”六個古樸大字,熠熠生輝,一條以正驅邪、以道化民的通天之路,已在人間鋪就。
——————
且說張道陵飛升離恨天的仙光尚未散儘,人間道統已如星火燎原。
龍虎山天師府內,那卷《老子想爾注》懸於正殿,每日晨昏自有清光流轉,誦經聲百裡可聞。
山道上求符問診的百姓絡繹不絕,五鬥米堆滿倉廩,又化作米粥賑濟四方。
蜀中瘴癘之地,因“二十四治”祭酒廣施符水,疫鬼竟不敢犯;
荊楚水澤之鄉,天師道弟子率民修堤,刻“都功印”符文於巨石鎮水,連年無患。
更有道門修士行走市井,黃符貼於陋巷可驅鼠蟻,朱砂畫在橋墩能固根基。
百姓口耳相傳:“天師雖去,道法長存!”
三十三重天外,離恨天兜率宮。
八卦爐紫煙嫋嫋,太上老君端坐蒲團,目光垂落人間。
見那龍虎山氣運如金柱貫天,萬千道脈自其中生發,
其撫須含笑:“道種已播,人間道門合該大興。”
話音落處,老君頂上慶雲翻湧,三朵清淨道蓮悠然綻放。
蓮蕊中各飛出一道先天清氣,如流星墜向凡塵。
第一道清氣,落於括蒼山巔。
懸崖雲霧如沸,葛玄青衫已被露水浸透。
這位年近花甲的老者,正用玉刀小心剝離一株千年首烏的根須。
其鬢角染霜,眼中卻燃著少年般的光——三十年前棄儒學道,十載尋訪方拜入道門高人左慈門下,得授《太清丹經》,方知丹道之浩瀚。
“師父,暴雨將至!”
藥童指著天邊翻湧的墨雲喊道。
葛玄頭也不抬:“取玄晶罩來,此物沾不得凡水……”
話音未落,東方天際忽裂開一道金縫!
漫天墨雲被無形之手攪動,竟旋轉凝結成一枚橫貫蒼穹的九轉金丹虛影!
金紋丹霞潑灑下來,正籠罩葛玄全身。
“轟——!”
清氣灌頂!葛玄手中那株首烏驟然劇震,根須如活蛇纏上他手臂。
七彩霞光自首烏內部迸發,在其靈台炸開萬千景象:草木抽芽是丹爐初火,山石風化是文武煆燒,江河流轉是水火相濟!
“哈哈哈哈!”
葛玄仰天長笑,白發在丹霞中狂舞,
“癡矣!原來草木金石之性,便是天地大丹!何須鉛汞,何須鼎爐!”笑
聲中,其並指劃向首烏。
霞光順著指尖流入,那千年靈根竟在他掌心熔煉、提純,化作一滴翡翠色的草木本源!
藥童撲通跪地:“師…師父成仙了?”
葛玄掌心托著那滴翠液,眼中映照萬裡河山:“傳令下去,移栽百草於閣皂山——自今日始,吾立靈寶丹宗!以山河為鼎,以歲月為火,煉這人間長生藥!”
第二道清氣,墜入鄱陽波濤。
濁浪排空,堤壩在呻吟。豫章郡守許遜袍袖儘濕,泥漿漫過官靴。
這位棄官修道的父母官,正指揮百姓用巨石加固裂痕。
三日前蛟龍作亂,湖水倒灌,萬畝良田已成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