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魏存華眼中再無猶疑的澄明,金靈眼中終於流露出一絲真正的暖意。
足下雲氣自然彙聚,托起金靈素白的身影,
“三十三重天外天,
九霄雲外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變,
隻怕凡人誌不堅。
一言半句便通玄,
何須丹書千萬篇;
人若不為形所困,
眼前便是大羅天。”
話音嫋嫋,人已化作一道流光,直衝雲霄,消失在漫天絢爛的晚霞之中。
魏存華久久凝望著金靈消失的天際,那裡雲霞似錦,瑰麗無邊,昭示著一條通往無上之境的道路。
此後魏存華在陽洛山深處擇一清幽洞府,名之“靜虛洞”。
洞前有飛瀑如練,洞後倚千仞絕壁。
其遣回了老仆魏福,自此與塵世徹底隔絕,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苦修。
《上清大洞真經》首卷玄奧艱深,遠超其過去以竹葉摸索的粗淺法門。
那枚融入識海的青色真文符籙,是鑰匙,亦是引路明燈。
魏存華摒棄一切雜念,每日隻做三件事:吐納天地靈氣,存想符籙真文,觀照內景神明。
山中無歲月。
寒來暑往,魏存華的道行在寂靜中突飛猛進。
心竅處那點星光愈發璀璨,漸漸擴散,照亮五臟六腑,形成一片朦朧而生機盎然的“內景”天地。
其觀想肝神如青氣繚繞的春木,心神如赤焰跳動的丹鳥,肺神如素練橫空的秋霜,腎神如玄水深潭的蟄龍,脾神如厚土載物的黃庭。
神與炁交,炁與形合,魏存華身體在真炁的反複洗煉下,愈發輕靈通透。
肌膚瑩潤如玉,眸中神光湛然,已非凡俗之相。
隨著內景穩固,真炁充盈,魏存華開始嘗試引動符籙中記載的微弱神通。
心念微動,指尖能凝出清露;
存神觀想,可使洞外草木生機勃發;
靜坐之時,神念竟能離體數丈,感知山風拂過鬆針的細微顫動,聆聽地下暗泉的淙淙流淌。
昔日閨閣中誦讀的《黃庭內景經》草本,此刻在腦中無比清晰,過去晦澀難懂的臟腑神名、關竅位置、存思路線,如今對照自身內景變化,竟豁然開朗,如觀掌紋。
魏存華以自身修證為基,開始對《黃庭經》進行前所未有地精深注述,將玄奧的經文與切實的內煉體驗一一印證,字字珠璣,直指核心。
一本融合了無上道法與精深醫理的《黃庭內景玉經注》在其筆端漸次成形。
喜歡洪荒:截教女仙請大家收藏:()洪荒:截教女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