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間,西王母感其道行精純,遣座下青鳥仙子為使,邀魏華存至南嶽主峰祝融峰旁朱陵山巔一會。
於那雲海之上、古鬆之側,二女對坐,分食仙界瓊圃所產的碧玉靈瓜。
清談玄理,印證道法。
此番仙緣,更堅定了魏華存向道之心。
魏華存以其無上道基,首倡“三丹田上丹田泥丸、中丹田絳宮、下丹田氣海)、八景對應人體重要關竅的身神)、二十四真五臟六腑及主要關竅之神)”的身神存想修煉體係。
將人體視為與宇宙同構的“小天地”,為道教內丹養生學奠定了萬世不易的核心理論基石。
其親撰的修行要訣,字字珠璣,直指玄關。
其更以宏願大神通,廣搜散逸於天地間的道藏秘寶。
彙集《太上寶文》、《太洞真經》即《上清大洞真經》)、本源《黃庭經》以及諸多上清秘法符籙,編撰整理出一整套精深完備、體係恢弘的道家教理教義與實修法門。
待至八十三歲某日,魏華存於草廬靜室中,忽對麻姑言:“吾將返真,汝當勤修不怠。”
隨即“閉目寢息,飲而不食”。
頭頂六品淨世白蓮光華內斂,化作一道凝練無比的清光沒入其眉心祖竅。
如此七日,草廬內外異香彌漫,隱隱有環佩仙樂自九天傳來。
至第七日深夜,衡山七十二峰忽然大放光明,祥雲瑞靄自九天垂落,層層疊疊,將集賢峰映照得如同琉璃仙境。
仙樂縹緲,響徹雲霄。
西王母親率眾仙官玉女,駕九色雲車,前後有青鸞、玄鶴、彩鳳、朱鳥等仙禽翔舞開道,瑞光千條,霞光萬道,降臨草廬之前!
“時辰已至,紫虛真人,請登雲路。”
西王母聲音慈和而莊嚴。
草廬之門無風自開。
魏華存此時道體已脫儘凡胎,周身籠罩在純淨的紫虛之氣中)緩步而出,
容顏依舊三十許人,風華絕世。
最後看了一眼跪拜在地、泣不成聲的麻姑,眼中含著期許,微微頷首。
隨即足下自然生出一朵更為巨大的、由其自身道果凝結的九品紫虛蓮台,托起仙體,緩緩升入西王母的雲車之中。
刹那間,仙樂大作,鸞鳳和鳴。
祥雲簇擁著雲車,在萬千衡嶽生靈的仰望與無儘星輝的照耀下,直上九重天闕!
魏華存登臨天界,玉帝感其功德浩蕩,敕封其為“紫虛元君領上真司命南嶽夫人”,賜居紫虛玉宇。
又命其輔佐西王母,共理天台山、緱氏山、王屋山、大霍山及其根本道場——南嶽衡山諸仙山洞府。
自此,魏華存神位永鎮南嶽,監察下界修道之士,掌人間生死禍福之錄籍,成為道教女仙中地位極其尊崇的“南嶽夫人”。
魏夫人飛升之後,其衡山結廬之地,因其在此精研、踐行《黃庭經》而感應道成,被尊為“黃庭觀”。
此地靈氣愈發濃鬱,仙緣不絕。
衡山黃庭觀前,麻姑捧起師父遺留的素袍。
指尖觸到衣襟內襯時,忽有清光漫溢——二十四道真神虛影自袍中升起,結成陣圖懸於南嶽群峰。
山風過處,陣圖化作流光向東掠去,直投八百裡外那座形如青蓮初綻的山巒。
“茅山...”
麻姑望見流光所指,想起師父飛升前的低語,
“上清道種當開三花。”
侍女麻姑秉承遺誌,精修不輟,後亦於觀中感召仙緣,肉身飛升,受封為麻姑元君,掌人間壽考吉祥。
其另一親近弟子女夷,則因精研草木靈韻之道,受封為“花神”,司掌天下群芳開謝。
浙東句容,茅山雲海翻湧。
青年陶弘景正攀越斷崖采藥,懷中《神農本草》忽自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