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先生擺擺手,“你去外頭找法顯便是。”
說完便拿起桌上的蓮蓬吃了起來。
溫小六來一番,自然不可能隻帶了這些吃食,還有些從府裡做好之後帶過來的點心。
都是夏日消暑的食物,雖有些涼,但東陵先生身體曆來好,少吃一些也不妨事。
溫小六便轉身走到外麵,去找法顯小和尚。
“縣主可是要將這些花束給插入瓶中”原本在後院聽謝金科講題的書生不知何時出來了,從溫小六身側路過時,問了一句。
“正是,隻是不知這寺中可有花瓶,所以正打算去找小師父問一問。”溫小六笑道。
“小生來此幾日,倒對這裡熟悉了些。這寺內花瓶怕是沒有,不過陶甕還是有的。”說著書生便熟門熟路的帶著溫小六走到廚房那邊的院子。
那裡有個倉庫,裡麵堆放的都是平日裡不用的物品。
“公子果真對這寺中熟悉的很。”溫小六笑著說了一句。
她也沒想到這書生來青龍寺不去聽金科哥哥或是東陵先生講學,卻在這寺中四處走動,似乎哪裡都熟悉的很,豈不是有些奇怪。
書生撓了撓頭,似有些不好意思的模樣,“不瞞縣主說,其實小生並不是很喜歡做官,隻是家中成日念叨,不得已之下才跟著幾位同窗一起來叨擾東陵先生。”
“說來慚愧,小生跟著幾位同窗來此,大多數時候都在寺內閒逛,坐下了靜心聽東陵先生講學的時辰卻不多。”
溫小六笑了笑,正要說什麼,卻見書生已經將倉庫的門推開了。
因裡麵沒什麼貴重的東西,不過都是些雜物,且這後院不常有生人過來,便也無人想著上鎖。
屋內有些暗,擺滿了零散的物品,什麼都有。
有些已經壞了的,也沒有扔,都堆在裡麵。
兩人借著屋外的一點光線,在屋子裡翻找著陶甕。
大門開著,有廚房的和尚去柴房抱柴看見了,疑惑的上前兩步,走了進去,“你們在這裡做什麼”
“慧通師傅,你來的正好,縣主想找個陶甕插花,但我看了半天,好像都沒找到哪裡有,勞煩惠通師父幫忙看看,可有小一些的陶甕。”書生聽見聲音眼神一亮道。
“要陶甕上這裡來找做什麼我那廚房就有,你們出來吧,這屋子長久無人打掃,收拾灰塵,怕是一會將衣裳都要弄臟了。”
溫小六聞言便站起身,走到屋外去。
手中抱著的幾支荷花許是不知蹭到了哪裡,掉了幾片花瓣。
“縣主,您跟我這邊走。”
“多謝師父了。”
“縣主客氣了。”
等三人找到陶甕,又費力氣的將陶甕洗乾淨,溫小六本想自己來插這花的。
隻是光禿禿的幾支荷花難免顯得單調,正愁去哪裡找些搭配的花草來,卻見那位書生手上捧了幾片不知從哪裡摘來的芋頭葉子,與荷葉倒是有些像。
“縣主,可以嗎”書生指了指陶甕道。
“當然可以。”溫小六將有些沉的陶甕推了過去笑道。
便見那書生,在溫小六插好的基礎上,又略作修飾,很快一個漂亮的作品就出來了。
“沒想到公子插花的手藝卻不錯。”溫小六卻是有些驚訝。
鮮少有男子會對插花感興趣。
在他們看來,賞花雅趣,但這摘花插花卻是下人該做的事情。
便是謝金科平日裡那般寶貝的蘭花,也大多都是春劍在照看的。
“不怕縣主笑話,小生平日裡其實對這些東西比較感興趣,但家中父母總覺此事乃不務正業,便也不敢在父母麵前多有表現,今日得見縣主這漂亮的荷花,便有些忍不住,先前這才開口冒犯縣主了。”書生道。
“怎麼會,公子有如此手藝,定然是個內心愛花,且懂得欣賞花之人。”溫小六道。
“隻是不知公子對做個插花先生,可有興趣”
“插花先生”
“正是。”溫小六點頭。
“想必公子也知女子書院如今正在修建,趁著這段時日,我便想著將先生早日物色好,等書院建好之後也好早日步入正軌。”
“可,可書院一般不是教授琴棋書畫嗎怎的還有插花”書生詫異道。
溫小六卻笑了起來,“你們男子的書院自是如此,學的是君子六藝,四書五經,這是因為你們要做官,參加科舉,自然與女子不一樣。女子不用參加科舉,在讀書學習一事上,自然也就拘束少的多。”
“我見公子有如此天賦與手藝,若是就此埋沒難免可惜。隻是我的書院都是女學生,若是公子覺得此事不合適,那我也便不再多言。”溫小六方才見他不過幾個動作,便將原本單調乏味的花束變得精致漂亮起來,著實有些讚歎。
所以心下一動,便想請人入書院做夫子。
隻是因女子書院都為女子,他又是個正直青年的男子,若是要入書院做先生,必然不能去教授年齡大些的女學生。
就算她心中不覺得先生與女學生應該有這樣的忌諱,就像女子不應諱疾忌醫一樣,但為了以防發生不必要的亂子,此事還是循序漸進的好。
“這,若是能做個插花的先生自然是好的,隻是,隻是我父母那邊,怕是不會同意。”書生有些失落的道。
“不用擔心,若是公子真的願意,你父母那邊自有我去解決。”溫小六笑道。
“真的嗎”書生眼眸微微睜大,驚喜道。
“這是自然,你若答應便成了我書院的先生,我作為書院的負責人,自然該將此事處理好。”
“那,那小生願意”書生重重的點頭。
聞言溫小六笑了起來,問了他姓名住址,便抱著插好的陶甕往禪房去了。
那書生也滿臉高興的往後院同窗那裡去了。
剛進禪房,卻見溫懷良正氣鼓鼓的瞪著東陵先生,視線還時不時的落在東陵先生手中的點心上,不由有些無奈。
都說老小孩,老小孩,沒想到東陵先生也同樣如此。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