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侍女遵命退去,並沒感覺絲毫不妥。
燕王特立獨行,素來不喜繁文縟節,經常把一乾老兄弟招到家裡吃飯,幾位王妃也從不避嫌,向來都是同桌陪同的。
久而久之,搞得所有人都習慣了,燕王府那是抬腳就進,全都跟回自己家似的。
“可是出了什麼岔子?”
潘金蓮的語氣依然不見嚴肅,還起身親自為柳謙益倒了杯茶。
柳謙益不是軍中那幫大老粗,基本的禮儀還是懂的,慌忙起身道謝。
潘金蓮笑道:“你呀,總是這麼拘謹。夫君常說自己運氣好,當年無意之間在太學撿到寶了!”
柳謙益有點兒尷尬,彆人不清楚,他自己還不知道當年到底是在哪遇見的燕王嗎?
當然,這事兒他也沒法子糾正,隻能笑笑轉入正題。
“王妃,案子已經基本查明,參與叛亂的主要有三股勢力。”
“一股在軍中,全部都是河北舊將,主要是因為不滿均田......”
潘金蓮秀眉微皺,不解的打斷道:“均田?朝廷的均田政策,不是特意避開了有功將士嗎?”
“唉!”,柳謙益聞言也是重重歎一口氣,“王妃有所不知,曆朝曆代,這均田改製都是最大、最麻煩的事情,不但工作量龐雜無比,更有各方勢力或明或暗的掣肘甚至對抗。燕王催得又急,具體辦事的官吏難免有所疏漏。”
“就拿為首的洪承範為例,說起來也是可惜了。”
“他家本是邯鄲左近的大戶,因不滿金軍殘暴,便賣了田產組織壯丁、鄉民加入了宗老相公的勤王大軍。”
“老相公在黃河南岸戰敗,他僥幸未死,隻身逃回了老家。恰逢燕王北上,他立刻再次投軍,不但參與了攻打邯鄲之戰,還隨軍二次南下勤王。”
“也正因如此,洪承範頗得燕王看重,很快便升任了汴梁城防禁軍副指揮使,直領兩營一千人馬。”
聽到這,潘金蓮不由得再次插嘴,“如此這般人物,怎會反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柳謙益苦笑道:“壞就壞在他一次從軍前曾變賣了家中田產,滿以為憑借勤王大功能夠拿回祖宗基業,也怪當地官吏工作不細,沒能查出這樁舊事,便直接把那些田產歸入可均之列了!”
潘金蓮也是搖頭歎息,“倒也不能太過責怪那些辦事的官吏,這中間畢竟隔了一手。”,隨即她又有些奇怪的問道:“那他為何不與燕王說呢?”
柳謙益沉吟著答道:“他沒說原因,不過據我猜測,主要有兩點。”
“一是性格使然,洪承範為人沉默寡言,是那種有什麼事兒都憋在心裡的性子。想來是不好意思和燕王開口,畢竟那些田產確實已經賣給了他人,紅口白牙的硬要,擔心燕王也會為難。”
“這二嘛......”柳謙益突然瞥了潘金蓮一眼,壓低聲音道:“世人皆知燕王誌向,又一向厚待部下。那洪承範想來是擔心因為此事惹得燕王為難,耽誤了日後前途!”
潘金蓮早已今非昔比,聽到這裡立刻想明白了事情全貌,冷著聲音接口道:“不過不滿的種子便也就此種下了!”
柳謙益神色黯然的點了點頭。
洪承範這種性格的人,心思重、權衡多,最易受到誘惑。
說白了還是對武家軍北伐的信心不足,再加上臨安那邊一定開出了讓他無法拒絕的條件,這才一念之間行差踏錯!
喜歡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請大家收藏:()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