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這個國家,怎麼說呢?矛盾的很!
鋼起來是真鋼,慫的時候也是真慫。
作為從北宋脫離出去獨立建國的勢力,兩邊常年交戰,不過也沒耽誤人家繼續稱臣。
說白了就是一邊在戰場上打生打死,一邊嘴裡始終叫著“爸爸”。
對北方政權也是一樣,無論是之前的大遼,還是後來的大金或者蒙古,這貨叫起爸爸來絲毫不帶猶豫的。
隻不過仗打輸了叫的聲音就大點兒,打贏了就小點兒,順便蠶食點兒領土......
就靠這一樁本事,這個地狹民寡的小國,硬是熬走了遼、北宋和大金三個對手。
要不是最後碰上了眼裡不揉沙子,且武力強到變態級的蒙古人,這廝沒準兒還能一直浪下去!
即便這樣,蒙古滅夏也得成吉思汗親自出手,最後就剩首都一城,也足足堅守了半年之久,一直打到彈儘糧絕方才投降。
哦,這最後一條在當時的東亞怪物房也不算什麼特彆的優點,遼、金,甚至是南宋都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除了一個軟蛋的北宋......
為啥說它鋼呢?
因為這貨都他媽滅國了,末代皇後還不忘咬仇人一口。
傳說,鄭重聲明隻是傳說哈!
鐵木真就是某個部位被咬斷了,最後失血過多死的......
當然,黨項人最後也是求仁得仁了,徹底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中。
這種矛盾性在三角川一戰中,表現的特彆明顯。
麵對連戰連捷、士氣高昂的韓世忠,西夏軍敢在堡外與敵正麵硬鋼,而且打的十分頑強。
可在前軍防線被徹底突破後,空有高大的堡牆依托,堡外軍隊還是全麵崩潰,戰損比居然遠遠高於仰攻的大武軍。
然後,堡門一關,這廝瞬間又他娘的雄起了,接連打退了韓世忠的數次進攻。
可惜......
他們今天遇到的同樣是個變態......呸呸呸,哪有這麼說自己的,是遇到了一個bug。
大武軍的三次攻擊都是幌子,真實目的是為隨軍工兵爭取作業時間。
隨著“轟隆”一聲巨響,二十個碼放整齊的炸藥包直接掀翻了一段石頭堡牆,然後西夏人就投降了。
沒看錯,就是沒等韓世忠下令入堡巷戰,這貨就秒痿投降了!
好在韓世忠不是第一次和這個對手打交道,這才沒有發愣,毫不猶豫的下令武裝接收俘虜。
西夏的矛盾性格還有一點,那就是隨時隨地的反複無常。
曆史上他們一旦在戰場上失利,立馬就會投降。
注意,是投降,不是稱臣。
黨項人會毫不猶豫的恢複到五代十國時期麵對強者的狀態,讓上供上供、讓出兵出兵,隻為換取對當地繼續統治的權力。
運氣好,說不定還能混點兒賞賜啥的。
可敵人隻要一撤,這狗東西就會立刻反叛,前一秒簽的條約?
黨項人表示:那是啥?擦屁股不嫌硌得慌嗎?
另一個時空的曆史上,精明鐵血如成吉思汗,都被這一招耍了好幾次。
如果沒有武從文這個穿越者在,韓世忠百分百得栽,還從北路先行突破?後路不被抄了都算他命大!
畢竟他再怎麼“潑”,也是從小接受孔孟之道教育的人,很多事情不是做不出來,而是不會是第一選擇。
麵對兩萬多俘虜,韓世忠愁了一陣,終於想到了武從文臨行前交給自己的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