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當時的原話是:遇事不決拆錦囊!
韓世忠打開錦囊時,心裡想的是:“陛下真神人也!居然猜到了我會為如何處置俘虜而猶豫,這是幫我下定決心呢。讓我猜猜,是不是要我留少量兵力在此看押?”
結果掏出其中一方沾染了些許血跡的白綾一打開,上麵明晃晃的隻寫了兩個字不許!
韓世忠一愣,下意識又去懷中摸索,這樣的錦囊武從文給了他三個。
“莫不是要我把俘虜押去修路?嗯,很有可能,聽說那些女真人已經死的差不多了......”韓世忠喃喃自語。
他不是沒有猜到另一種可能,但始終不願深想。
結果第二方白綾上還是同樣的兩個大字不許!
韓世忠明白了,倒也沒太多心理負擔。
在這個時代,隻要狠狠心,殺俘並不是什麼不可接受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通行的做法。
但他的手竟然不受控製的第三次向懷中伸去,腦子裡有一個聲音在不停的誘惑自己:快看看!快看看!快看看第三個錦囊裡寫的是啥!不會還是“不許”倆字兒吧?
韓世忠實在太好奇了,好奇到身子都在微微發顫。
有些哆嗦的打開第三方白綾,這次內容終於和前兩次不同了,卻讓他的眼睛驀地瞪大。
漢人留!
韓世忠愣了好一陣,突然將手中白綾一把團入掌心,同時轉身大聲下令。
親兵飛奔而去,韓世忠一咬牙掏出了火折子,動作無比堅定的將三個錦囊一齊點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遠處,人群中的周和默默點頭,同時鬆了口氣。
他是此次配給北路軍的神機營指揮官,還有另一個身份錦衣衛秘諜。
“還好韓將軍作出了正確選擇,不然還得我親自出手,到時候這身份可就瞞不住了。”
周和是武家軍的老人,武從文第一次北上時帶回的宋奴,他太清楚該如何操作這種事兒了。
西夏的人口組成很複雜,黨項人作為統治者,其實並不是第一大族,數量最多的還是漢人,其他的還有羌人、回鶻人、甚至來自西域的諸種小胡。
若是按照武家軍的一貫做法,根本沒那麼糾結,給漢人百姓每人發一把刀,然後等著他們報平時受欺壓之仇就行!
“大帥這是想要韓將軍自己下定決心啊!”
像周和這種老人,私底下還是更習慣叫武從文“大帥”......
與此同時,南路軍正在圍攻萌井。
王稟這一路都是西軍的老底子,不但更適應西北的氣候和地形,心中對西夏人仇恨更是江南兵所無法比擬的。
如果說宣和四年之前,他們和西夏軍之間的戰鬥還算是兩國交戰,可接下來的五六年裡,這種仇恨就已經變得無法化解了。
兩次大規模入寇,黨項人的凶殘絲毫不比女真人差,所過之地儘成白地!
這還不算完,那群畜生的小股部隊哪一年不來上個三兩次,每一次都會擄掠走大量人口,連老人和孩子都不放過,以至於邊界百裡方圓早就成了無人區。
否則己方這次偷襲也不會如此順利,西夏的斥候根本無所遁形嘛!
所以這一路打的很猛、很凶,銀州、牛心亭、龍州、洪州、鑒州都是一鼓而下,隻要再打下萌井,大軍就可以轉向往北了。
看著又一次退下來的炮灰,王稟毫不猶豫的下令全部射殺。
南路軍一路打過來可沒有韓世忠的糾結,所獲俘虜的一半編入歸化營,隻要能拿下一個西夏軍的人頭,就能免死。
兩個升伍長、三個升什長、五個升屯長、十個升營指揮使,至此開始以麾下斬首記功。
要問西夏人不會詐降然後反水嗎?
簡單,每次攻城之前,他們都要當著城中守軍的麵殺一個運氣不好的昔日同袍,誰讓那些人沒手氣抽到“活簽”呢!
喜歡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請大家收藏:()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