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臨天曆04年:
李長生抱著剛出生的溫和,剛進入南岸,便來到了一個村子裡。
這個村子因村頭那巨大的古樹墩子而得名,名叫古墩村。
剛來到這裡的第一眼,李長生就感覺和這裡是有很深厚的緣分。
李長生二話不說,率先跟附近的村民詢問了一下老村長居住的地方。
李長生來到老村長家裡之後,表達了自己想要在村子裡開一間學堂的想法。
老村長一聽,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深知這對村子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讀書識字都是大戶,人家才能做的事情,如果讓是讓村裡的孩子讀書。
肯定會改變他們接下來的人生,也會讓這個村子越來越好。
老村長得到這個消息之後,興奮不已,熱情地為李長生安排了一個住所。
那是由幾個茅草屋和一個大院子組成的地方。
順便安排村裡的青壯年們過來幫忙。
將一間茅草屋改造成了可以教書的學堂,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然而,當老村長通知村民們可以送孩子來讀書時,卻遇到了一些阻礙。
這裡的人們大多覺得讀書沒什麼出路,他們沒有讀書的觀念。
儘管老村長再三勸說,第一堂課也僅僅隻來了四個學生。
第一個學生名叫田娃子,他的父親是一個樸實的種地的,一輩子都勤勤懇懇。
田娃子有著一雙清澈的眼睛,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他坐在學堂的角落裡,認真地聽著李長生的每一句話。
第二個學生叫狗娃子,他的父親是村裡的屠夫,性格豪爽。
狗娃子生性活潑好動,但在李長生的教導下,也漸漸安靜下來,專注地學習著。
第三個學生是小三子,他的父親在鎮子上給財主家拉馬車。
小三子是個機靈的孩子,總是能快速地理解李長生所講的內容。
第四個學生叫鐵子,他的父親是一名鐵匠,手藝精湛。
鐵子性格堅毅,在學習上也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
就這樣,李長生開始了他對這四個孩子教導。
每天清晨,陽光灑在學堂的屋頂上,李長生便會抱著嬰兒,來到學堂。
他先將嬰兒輕輕放在一旁的搖籃裡,然後開始整理教案,準備迎接新一天的教學。
當四個孩子陸續到來後,李長生會讓他們整齊地坐在課桌前,開始一天的學習。
他先從最基礎的識字開始教起,一筆一劃地在木板上寫下一個字。
耐心地講解著它們的含義和寫法。
田娃子認真地看著木板,手中的筆不停地在紙上書寫著。
他的字雖然還有些稚嫩,但卻充滿了努力的痕跡。狗娃子時而會走神,
但在李長生的提醒下,也能及時調整狀態,繼續學習。
小三子則積極地舉手回答問題,展現出他的聰明才智。
並且老是詢問一些外麵的事情,對外麵充滿了向往。
鐵子則表現的比較活潑好動,但是也礙於李長生的威嚴認真聽講。
在教孩子們寫字的過程中,李長生還會給他們講述一些他從地星裡改編的故事。
激勵他們要堅持不懈,努力追求知識。
他告訴孩子們。
“讀書可以讓你們開闊眼界,明白更多的道理,讓你們的人生變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