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越來越熱鬨了,從皇城城牆上下來的百姓痛罵南京勳貴不做人。
反正滿城都在罵,也不怕勳貴報複。
幸災樂禍,最爽的精神情緒,以最快的速度蔓延。
朱明皇家縱容勳貴,皇城如同墓地,活該!
勳貴朱門世代奢靡,終於要倒黴了,活該!
那些諂媚高門,扭頭扣剝百姓的官吏要完蛋了,活該!
那些歌唱高門,虛偽至極的士子丟臉了,活該!
今天以後,誰都彆想欺騙百姓。
百姓什麼都不會聽,不會信,他們親眼所見,‘開智’了。
朝事艱難,還得忠勇侯,人家到底是太歲,江南就缺這麼一個敢作敢當的人。
咦?!不對,忠勇侯就是江南人!
祖籍浙江嘉興平湖,太湖圈的自己人啊。
大年初二,從早上到黃昏,從百姓到官員,全部在罵南京勳貴和江南大族。
低級官員反正接觸不到皇城,為了保命,無數人上奏,要求徹查南京皇城開支,徹查南京勳貴和六部大員貪腐。
官員和士子很快站在百姓一邊,輿論逆轉了。
陸天明簡簡單單一招,讓江南接受了他主導權力。
國公府、侯伯府全部關門,他們沒有‘力量’,此情此景,無能為力。
軍營士兵回家,江寧、上元兩縣和應天府尹開始與緹騎一起查案。
有地方官參與,百姓更相信忠勇侯和緹騎。
隻要忠勇侯在皇城,百姓都能上城牆看皇城那一堆破爛,痛罵發泄。
徐弘基派徐鳳爵找陸天明認輸,想快點結案。
不行,輿論剛剛開始,必須發酵蔓延。
必須借著百姓之力,把江南貴人架火上烤個三分熟。
大年初三,江南沸反盈天的時候。
北方形勢也突然炸鍋了。
錦州城外五十裡,大淩河畔的山頂,秦良玉拿望遠鏡看著東麵,神色無比凝重。
昨日鬆錦前線突然冒出無數斥候,秦良玉派長城營去對攻,好不容易擴展了五十裡視線。
但長城營也攻不動了,他們遇到火炮和火銃,傷亡百多人,被迫撤了回來。
秦良玉的視線中,東虜在大淩河東岸建立了一條防線。
騎軍不多,但步卒很多,爬犁上黝黑的火炮,幾千火銃兵嚴密監視鬆錦。
明軍出不去,出去也沒用。
因為更遠的地方,無數騎軍和爬犁在向北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