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事實上分治的大明
流賊暫時偃旗息鼓了,天下輿論才剛剛熱鬨。
北直隸、山西、陝西、山東之外,沒有官員上奏附議改革嗎?
有,而且還不少。
但朝廷回答完全一致:除北方四省外,其餘地方暫時不會改革,誌同道合者可入京商議,若不讚同,各省官員可原職續治。
這給很多搖擺不定的官員放開一條生路,不用選擇了。
陸天明說的很清楚:朝廷不需要你們臣服,也不需要你們上交稅賦,自治吧。
南直隸、浙江、福建、江西歡呼,湖廣、河南因流賊遍地而失聲,貴州、廣東、雲南暫時還不得而知。
四川有點特殊,官員在鬨著請求歸附,土司又鬨著自治。
南北博弈的大勢下,歸治大明二百年的土司心思活泛了。
這是很現實的選擇,四川可以自治幾年,但與江南隔著流賊,與陝西反而官道暢通。
最關鍵的,秦良玉是武英大將軍,少保,四川還在靠白杆軍生存。
秦良玉在川貴地區的聲望太高,她還是川貴招討使,非文非武,又文又武,理論上她就是川貴總督,官場當然得跟著老夫人。
各土司不一定啊,彼此聯絡非常頻繁,似乎一夜之間,萬國即將誕生。
副總理王應熊是四川人,希望朝廷駐軍四川,陸天明直接否決了,駐軍簡單,管殺不管埋可不行,沒有治理計劃,駐軍是胡鬨。
京城根本沒能力消化四川,把四川招討使的頭銜給了守家的馬祥麟,能打就打,不能打先耗著吧,反正天府之國不需要財政支援也能維持。
實在不行退一步,守住成都平原就行,山裡先擱置。
那些所謂的土司,與山民根本不是一回事。
很多土司本來就是漢唐時期,入山逃難的世家大族後代,他們把山民開智,當起了山中皇帝,很多土司傳承一千多年了。
這值得炫耀嗎?隻能證明他們扣剝山民千年了,根深蒂固的奴隸族規,遼東的愛新覺羅氏都自愧不如,否則他們也不會下狠手改土歸流。
自治太久,夜郎自大。
大明朝的改土歸流到了瓶頸,需要流血才能進入下一階段。
太祖當初隻是名義上擁有西南,成祖時候才駐軍、平叛、歸治,大明在西南大大小小,冊封五百多個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洞司、番司。
很多大明百姓都不知道,繳稅不僅養官養軍,還得幫朝廷養土司。
土司世襲罔替,如同藩王一樣,經常索要俸祿、賞賜,且從不繳稅,明律也管不著他們。
大明中後期,皇帝很少賞賜,但財政開支少不了,朝廷也不能忤逆太祖成祖的聖旨‘削藩’,以免引起連鎖反應。
時刻想著當皇帝的土司不在少數,楊應龍、奢侈明之流,一亂就亂一片。
二百年歸治,改土歸流早就卡住了,能歸治的地方早歸治了,沒歸治的地方官府從不去,土司之間為爭地盤,爭礦產,械鬥廝殺從未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