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怎麼說,鄭芝龍成了明麵上的海洋魁首。
‘貴族’恭維的感覺很爽,很興奮,與眾人頻頻舉杯。
鄭芝龍確實有資格讓人佩服,三年前陸天明到泉州,說過一句話:史冊中貧民奮鬥的榜樣,白手起家的典範。
一句話把鄭芝龍誇的紅光滿麵,滿飲一壺。
鄭父乃庫吏,官府的奴婢,比陸天明出身還低好幾階。
天啟元年,鄭父去世,鄭芝龍十六歲,有三個兄弟等他養活,靠舅舅接濟不長遠,繼續做庫吏肯定餓死,男子漢大丈夫,得出人頭地啊。
福建集齊了大明八成海商,鄭芝龍眼看彆人都發財,認定自己也能,舅舅黃程就在濠境替佛郎機人做生意。
既然決定做海商,兩肩頂一頭,盲目蠻乾不行,走泉州市舶司販賣一點貨物也不行,沒那本錢,也沒勢力。
孤身一人的鄭芝龍用僅有的銀子乘船到濠境,靠舅舅引薦,以及他自己的聰明伶俐,成了佛郎機商會的信差。
利用這個渠道,短短兩年,鄭芝龍就成了海商中的掮客,為了取得佛郎機人的信任,他學習葡語,入天主教,不到三年,一個窮小子就能替佛郎機人走商了。
天啟三年,第一次到倭國,結識了顏思齊和李旦。後者有二十條船,看鄭芝龍聰明,非常喜歡,招入麾下,認為義子。
一年後,李旦派他到夷州與紅毛鬼做生意,鄭芝龍在這期間學會了倭語、尼德蘭語,絕對的語言奇才。
不止如此,李旦與大佛朗機人有仇,表麵上做生意,暗地裡卻一直在呂宋附近劫掠商船。
鄭芝龍明麵上是佛郎機、紅毛鬼、倭國、福建的海商掮客,暗中還是一股獨立的海盜,苦練箭法搶劫。
僅僅一年時間,他就把李旦的二十艘大船變為120艘,這時候李旦去世,他成為大頭領,掉頭返回倭國,決定開始經營基地。
娶倭女,定居平戶,成為幕府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座上賓,語言之外,又學了一身淩厲的刀法。
幕府執行閉關鎖國之策後,鄭芝龍成為唯一合法停靠長崎、江戶的船隊,以此為基礎,扭頭開始收拾海盜,壟斷東海貿易。
天啟七年,大小佛郎機人、紅毛鬼、倭國、朝鮮、閩浙海商由鄭芝龍牽頭,在夷州舉行談判,他一人熟知五種語言,正式成為外海公認的大頭領。
從他孤身一人外出闖蕩,到成為一方勢主,僅僅七年啊。
陸天明就算‘先知’,也比不過他,不得不佩服,絕對是貧民翻身的榜樣。
這之後由福建海商‘引薦’,巡撫‘招安’,鄭芝龍順勢成為水師參將,有了官身,實力一年翻一番,一手教訓海盜,一手打壓歐羅巴人,再過七年,已成為實實在在的南國之主。
鄭芝龍的奮鬥史可比努爾哈赤快多了,他們有一樣的聰明,打壓海盜毫不手軟,但麵對明人,立刻換一副麵孔,從不淩威,主打一個和氣生財。
再加上他合理布局基地,大方養軍,其他競爭對手隻有潰敗。
七年前的一官幫,早已改變性質,現在叫‘五商’。
這是個組織,不能單純算商號,也不能說是鄭氏的武裝人馬,與陸天明的商號性質差不多。
五商分山、海兩路。遍布沿海、朝鮮、倭國、夷州、南海。
山路又分為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地域、分品類,專門負責采購大明貨品,總部設在杭州灣的海島,叫‘裕國’庫。
海路分為仁、義、禮、智、信五行,同樣分地域,主要負責販運東西兩洋貨品,總部在泉州,叫‘利民’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