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天明已靠近白洋澱南邊的高陽。
他沒有帶大軍一起回京,從登州上岸,在山東轉了一圈,德州轉向河間府,並未沿著大官道行進。
專走支路旁縣,這樣才能看清民間在做什麼。
算是微服私訪。
不過,他擔心有點多餘。
北方百姓財富處於急速膨脹期,尤其是非交通要道的縣府,他們地多人少,百姓糧食更多。
上上下下都有巨大的利益,大到巡撫、小到鄉吏,都不允許彆人破壞他們的功績。
冤假錯案更沒有,地方讀書人、商號鄉紳忙著塑造形象,爭取議政資格,哪允許出現毀形象的事。
所以,這時期不可能存在什麼黑暗之事。
各縣府全部在修水利、修工坊,百姓個個吃飽有工錢,家裡還有餘糧,人人都在采購年貨,盼望過年大祭時告慰祖宗。
你說一句朝廷不是,他們都想打你耳光。
巡視個蛋蛋。
這情況大概需要三五年過度,百姓的熱情才能趨於平靜。
民間有了餘糧,北方需要的鹽布、油鹽醬醋茶等等一切物資都在急速翻番,恰逢過年,地方各類商品出現嚴重的短缺,催生地方開始自建醬醋等工坊。
這玩意沒法勸,也沒法規劃,保鮮技術不行,不可能建出供應省以上的超級大工坊,生活必需品每個縣鄉都會有工坊。
大商號下會有無數小商號出現。
市場自己會調整,市場自己會競爭。
優勝劣汰,是個永恒的活動。
高陽城北二十裡,陸天明與等候的親衛營和近衛營彙合。
徐鳳爵在寬大的八輪馬車中,北方這種馬車也越來越多了。
如同房車一樣,孩子三個月後才到母親懷裡,保護的相當嚴實。
徐允爵的結果她在舟山就知道了,什麼都沒說,隻是急切想兒子。
陸天明令親衛從淮安府進入中都接人後,一路護衛北上。
隊伍裡還有京城來的七個小孩,穿著厚厚的皮衣,對陸天明齊齊躬身,奶聲奶氣,“孩兒恭迎父親大人凱旋。”
哈,小孩子一板一眼,不用教育。
陸天明看他們坐馬車而來,揮揮手全部換乘戰馬。
張之桐和張世菁又先後誕生男子,這運氣彆人也沒法比,但朝臣很高興,天道都在興旺陸氏。
來人還有鄭芝龍的兒子鄭森,他們父子也團聚。
一萬五千騎軍,開始帶著百輛馬車向北。
高陽城本就靠近白洋澱,很快看到天地間烏壓壓的一片,冬季的原野裡十分嚇人。
親衛營頓時變寬,與近衛營裡外兩層護著車隊,隻在前麵露出兩丈寬的口子,讓朝臣拜見。
隊伍繼續靠近,大路中間站著幾百紅袍,前後整齊列隊。
陸天明看到最前的溫體仁,第一反應是應該給朝臣換個官服。
這禮服太囉嗦了,廢料子。
“臣等恭祝上位大捷,恭迎上位凱旋。”
紅袍齊齊彎腰,百姓遠遠的跪了一地,嘈雜的地方突然安靜。
陸天明躍馬而出,“諸位大人免禮,陸某西征隻有戰事消息,諸位守家有什麼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