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西域的騎軍抵近北寧,打通黃連山與海陽的通信。
新的軍令是固守,不允許出擊。
阿濟格等防線成型後,才來到黃連山最東端。
升龍在紅河南岸,他在紅河北岸。
看不到升龍,但福安、永安、慈山等北岸城鎮遮天蔽日,全是人。
紅河上幾座臨時浮橋,人還在向升龍撤退,北岸隻有大軍。
騎兵通報,北岸大約十萬大軍,有四百多戰象,南岸不太清楚,應該不少於三十萬,戰象五百以上。
阿濟格聽的直皺眉頭。
他不是傻子,當然知道張世澤在‘圈人’,隻是不知這樣做,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明軍連從兵在內,有三十萬人,但十萬是水軍,百姓還有一部分沒運過來呢。
二十萬大軍上岸,弄一個五百裡的半包圍圈,至少麵對二百萬人,怎麼看都有點狂妄。
抓豬都沒這麼個抓法,彆說作戰。
且阿濟格處於最北端,完全不知道張世澤如何完成南邊驅敵任務。
他不知道,升龍城的清都王鄭梉差點被氣死。
阿濟格之所以沒遇到多大的抵抗,是因為安南主力在清化方向。
明軍的進攻方式與安南曆史記載完全不同,一直南邊放火,任何性質的使者都不見,隻要靠近他們,就會被火銃射殺。
鄭梉在南邊還有近二十萬大軍呢,急著救援升龍,大軍去攻打清化,明軍龜縮城內,不出城應戰,海船也離開馬江,安南的佛郎機炮根本夠不到。
浪費三天時間,大軍隻好先返回升龍,準備對付北麵的十多萬明軍。
這一撤完犢子了,明軍的打法如法炮製,極其吐血。
斥候一碰麵就被射殺,然後他們也不進攻,離著兩裡就開始放火,繞著大軍放火。
帶兵的是鄭梉的胞弟,怒氣衝衝反殺,結果明軍還是一路放火,就不接觸。
浪費了兩天時間,北麵急救,隻好扔下明軍疾馳。
明軍又追在屁股後麵一路放火。
安南人在府裡山中埋伏,想反擊一次。
結果明軍繞著菊芳、府裡等百裡方圓放火,山裡的灌木竹林很難燃燒,一旦著火,嗆死個人,根本待不下去。
阿濟格在太原磨蹭的時候,張世澤輕輕鬆鬆把南邊二百裡給搞成了一片焦土。
安南二十萬大軍甚至連明軍如何作戰都不清楚,隻知道對麵火銃犀利。
但這信息二百年前就知道,黎利記錄的戰法,麵對這股明軍完全無用。
無往不利的偷襲、埋伏、夜襲、伏殺等招根本沒用,晚上連明軍的營地都摸不到,路上就被射死了,連明軍埋伏多少人都不清楚。
阿濟格看不到的地方,升龍城南邊百裡,大山還在燃燒呢。
明軍根本不是來打仗,就是來放火了。
鄭梉集結了五十萬大軍,海防對明軍的成功反擊讓他對決戰充滿信心。
升龍不是有五百頭戰象,而是兩千頭。
在安南,象兵,象軍,象陣,是常備兵力,反擊海防的三百頭戰象是北麵防禦大明的駐軍,他們並不是精銳。
安南皇族象衛就有一千頭戰象,各地加起來零零散散也有兩千,升龍兩千戰象,是因為時間太緊,沒有全部集合起來。
鄭主鄭梉也在等明軍總攻呢。
喜歡錦衣黑明請大家收藏:()錦衣黑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