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江南的骨氣(下)_錦衣黑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錦衣黑明 > 第1200章 江南的骨氣(下)

第1200章 江南的骨氣(下)(1 / 2)

贄公堂是唐代遠廟,陸天明要祭拜宗祠,隻有大員知道。

他們沒有告訴任何人,曹文詔讓五千騎軍下馬,把戰馬讓給朝臣和親衛營。

五千人去往蘇州東邊的郊區,蘇州百姓突然聽聞聖人祭祖,立刻歡呼起來。

陸天明騎在馬背,夫人們都在身後,兩側親衛密密麻麻,他也看不到其餘人。

很快來到贄公堂,就是個四間房的小破院子。

這幾個月的混亂不可避免波及此處,院裡有流民曾借住。

蘇州陸氏也不見了,但沒人敢拆這裡,靈璧侯反而維護過。

正堂一個塑像,一個無名無姓的祖牌,還有很多空位置,大概陸氏族人把牌位都拿去了嘉興。

陸天明站堂口,親衛火速擺祭品和香爐。

點燃三炷香,插入香爐,靜靜等待香灰掉落,身後的夫人和大臣卻三跪九拜,五千護衛同樣單膝下跪。

溫體仁拿出一卷黃紙,大聲朗讀。

春季望日,後輩陸氏天明,攜天地民心,謹以清酌庶羞,致祭於遠祖,唐相陸公之靈前曰:

公少負奇才,早登廊廟。值唐室中衰,藩鎮割據,公以孤忠撐持危局,以民為本,以道輔君。其奏議三十卷,聚古今之精英,為治亂之龜鑒;其天命在人之論,破讖緯之迷思,開事在人為之先聲。

公之治道,在審群情、同欲惡。嘗言理亂之本,係於人心,故勸君輕徭薄賦,均節賦稅,使所費者財用,所收者人心。

公之立身,在獨身當邪,不避權貴。其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誌之節,令後世臣子汗顏。今之仕者,當效公之骨鯁,守公之清操,不以利害移其誌,不以禍福動其心。

公之文治,在開卷了然,燭照治亂。《資治通鑒》引公議論三十九篇,長者近千言,皆無片言不合於理,靡一事或失於機。

今之治道,仍需取法公之策論:明是非、辨忠奸、恤鰥寡、安黎元。若能置公之論於坐隅,何愁天下不治?

嗚呼!公之墓在吳門,千載之下,鬆楸鬱鬱,正氣凜然。某等不才,願承公之誌,繼公之業:於朝則痛自引咎以謝天下,於野則均節賦稅以安兆民。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不負蒼生,俯仰無愧。

伏惟公在天之靈,鑒此微忱,佑我邦家:風雨以時,歲稔年豐;四夷來服,海內義安。

尚饗!

溫體仁念完,把祭文雙手恭敬遞給陸天明,後者直接放供桌,正好香灰掉落。

祭文不是瞎寫,會登上軒轅報。

陸天明借陸贄的思想,在闡述未來的治國。

華夏曆史上很多思想家,宗旨都不會脫離民本。

陸贄作為唐朝中期政治家、文學家、政論家、思想家,書稿文集被五代十國和宋朝文人頻繁借用,連《資治通鑒》也借用了大量篇幅。

他的治國思想概括起來,就是三十二個字:治亂由人,不在天命。理亂之本,係於人心。廣開言路,改過求治。均節賦稅,養人資國。

話不會錯,陸贄有陸贄的解釋,唐朝、宋朝、明朝都各有引用和解釋。

新朝也有新朝的解釋,不用太在意。


最新小说: 穿成書中小奶團,心聲都被偷聽啦 靈羽淩仙記 情劫難逃 下鄉後,我成了村裡的香餑餑 網遊:億萬特效一拳爆神 白起異界焚天錄 證道求仙 變身女孩子的我,竟被兄弟攻略了 大明:開局先殺朱允炆! 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