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_穿越七零都跟閻王談過判還怕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94章(1 / 2)

周小小和李文的臉龐被歲月和風霜刻上了更多的痕跡,但眼神依舊明亮銳利。趙衛國已經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麵的技術骨乾,成了“土辦法”和“新技術”結合的有力推動者。他們和阿海、周成業依舊保持著通信,分享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教訓,這個跨越地域和領域的智囊團依舊在發揮著作用。

省裡專家考察結束後,周小小站在田埂上,望著眼前這片曾經白茫茫的土地,心中湧起難以言喻的感慨。金黃的堿蒿在秋風中搖曳,深綠的海蓬子叢生機勃勃,遠處的羊群正悠閒地啃食著專門為它們種植的耐鹽牧草。

“小小,看啥呢?”李文扛著鋤頭走來,臉上帶著笑意,“省裡專家這一肯定,咱們的心血總算沒白費。”

“我在想,雖然我們摸索出了一條路,但這隻是開始。”周小小轉頭看向她的老搭檔,“專家說得對,治理鹽堿地的根本目的是讓人更好地生活。我們現在解決了溫飽,接下來要怎麼讓鄉親們真正富裕起來?”

李文點點頭:“是啊,去年雖然比大方田強,但糧食產量還是不高。光靠飼料和畜牧業,收入增長有限。”

二人正說著,趙衛國興衝衝地跑來,手裡拿著一份文件:“好消息!省裡撥付的第一批科研經費和設備到了!王處長還特意來信,說我們的報告引起了農業部專家的注意,可能明年會有國家級專家來考察!”

這個消息像春風一樣迅速傳遍了公社。社員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大家摩拳擦掌,準備大乾一場。

有了省裡的經費支持,他們首先購置了基本的土壤檢測設備,建立了一個簡易的實驗室。趙衛國負責培訓兩名知青學習使用這些設備,記錄數據。周小小則組織婦女學習草編技術,開發更多草編產品。

那年冬天,公社格外忙碌。白天,大家興修水利,加固生態埂,挖掘更多的貓耳洞和水窖;晚上,則在生產隊的活動室裡學習新技術,交流經驗。

“我們不能隻滿足於現狀。”在一次技術交流會上,周小小提出新想法,“省裡專家說,要發展循環農業。我在想,除了堿蒿、海蓬子做飼料,堿蓬做菜,我們還能開發什麼?”

老書記敲了敲煙袋:“咱們這的鹽水池塘可以養魚嗎?我記得以前有人試過,但沒成功。”

趙衛國翻看資料:“有一種叫羅非魚的品種,耐鹽性比較強,也許可以試試。另外,還可以考慮養殖鹽水蝦。”

於是,第二年開春,公社劃出五畝鹽堿程度較重的地塊,改造成鹽水池塘,嘗試養殖羅非魚和鹽水蝦。同時,他們擴大了耐鹽作物的種植種類,從阿海寄來的種子中篩選出更適合本地生長的品種。

然而,新的嘗試並非一帆風順。

四月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春旱襲擊了整個地區。連續四十多天沒有有效降雨,土地開始乾裂。剛剛建立的鹽水池塘水位急劇下降,魚苗麵臨死亡威脅。

“必須優先保證飲用水和基本農田灌溉。”公社緊急會議上,有人提出放棄鹽水池塘和部分耐鹽作物。

周小小堅決反對:“這些魚苗和特殊作物是我們未來的希望,不能輕易放棄。我建議組織大家輪流值班,從十裡外的河裡挑水來補充池塘和灌溉關鍵地塊。”

“那得多少人力啊!現在正是春耕時節,勞力本來就不夠。”有人質疑。

老書記沉思良久,最後拍板:“小小說得對,不能隻看眼前。咱們辛苦點,輪流挑水!黨員乾部帶頭!”

於是,在周小小、李文和趙衛國的帶領下,一支挑水隊伍組成了一條長龍,每天往返於河流與鹽堿地之間。這場麵感動了許多原本持懷疑態度的人,加入隊伍的人越來越多。

經過二十多天的艱苦努力,他們終於保住了大部分魚苗和耐鹽作物。更令人驚喜的是,這場抗旱行動無意中成了他們技術的試金石——與傳統農田相比,“綠脈”係統的作物受旱情影響要小得多。

初夏時節,第一批羅非魚成功收獲。雖然產量不高,但證明了鹽堿水養殖的可行性。更讓人興奮的是,鹽水蝦也試養成功,成為一種高價值產品。

與此同時,趙衛國的標準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通過大量數據收集和分析,他確定了在不同鹽堿程度土地上,貓耳洞的最佳深度和密度、生態埂的適宜高度和寬度,以及秸稈覆蓋的最經濟厚度。

“這些數據太寶貴了!”趙衛國興奮地向周小小和李文展示他的研究成果,“現在我們可以針對不同鹽堿程度的土地,提供精準的改良方案,大大提高了成功率,減少了不必要的勞動和資源浪費。”

周小小看著密密麻麻的數據和圖表,雖然看不懂全部,但她明白這意味著什麼:“這就是說,我們的經驗可以推廣到更多不同類型的鹽堿地了?”

“正是!”趙衛國眼中閃著光,“而且我還發現,不同植物組合對土壤改良效果不同。比如堿蒿與海蓬子間作,比單一種植任何一種效果都好30以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技術的進步帶來了生產的飛躍。那一年,公社的飼料產量比前一年增加了50,羊群數量翻了一番。草編產品通過縣供銷社銷往外地,甚至有一批草簾被一家大型工廠訂購用作包裝材料。

然而,最大的突破來自一次偶然的發現。

八月份,縣裡舉辦農產品展銷會,公社帶去了一些堿蓬嫩葉做的涼拌菜和湯品供品嘗。沒想到,一位省城來的食品廠技術員嘗後大為驚喜:“這種植物富含礦物質和特殊氨基酸,有沒有考慮過深度開發?”

周小小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邀請技術員到公社考察。經過詳細調研,技術員提出可以合作開發鹽堿地特色食品的想法。

“不僅僅是簡單的野菜,可以做成乾貨、罐頭,甚至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做成保健品。”技術員興奮地說。

經過多次商討,公社與省城食品廠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工廠提供技術指導和質量標準,公社組織種植和初加工,工廠負責產品開發和銷售。

這一合作開創了公社與工業企業直接合作的先例,也為鹽堿地產品的價值提升打開了新空間。

隨著生產的擴大和多樣化,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生產效率跟不上發展需求。


最新小说: 都市天緣簽到:我在人間撿大道 穿成炮灰知青,抱緊女主大腿躺贏 儒道聖途 天道五千年 你管這叫戀愛番反派? 易戰之讖語 丫鬟小桃亂世逃荒記 我的青春印記:曉雨成長紀年 彆惹她!墨爺的小祖宗是全能大佬 洪流:華夏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