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頭霧水,不知道哪裡來的兩個孩子?
江南和李麗質幾個人都是一副有話要說的樣子。
“先坐下吧!坐下慢慢說!”江建國沏了一壺茶,倒了幾杯放在茶幾上。
李世民走過去坐下,沒有端茶杯,又問了一遍,“怎麼回事?”
李麗質介紹道:“這兩個孩子是一對親姐妹,大的叫張阿秀,小的叫張二娘,是我們今天出去玩碰到的!”
當說出張阿秀這個名字的時候,站在李世民身後的張阿難身子一動,感覺這個名字跟她很像。
李世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轉頭跟張阿難說,“這孩子跟你有緣分啊?怎麼名字這麼像?”
張阿難笑了笑,眼睛一直盯著張阿秀和張二娘看,“奴婢也這樣覺得!”
李世民又問江南和李麗質,“這倆孩子是怎麼回事?你們出去玩,怎麼還把人家孩子帶回來了?”
“唉!”李麗質歎了口氣,“阿爺有所不知…”
李麗質把遇到張阿秀和張二娘兩個小姐妹的事情給李世民說了一遍,江南和豫章公主在旁邊做補充。
李世民聽著聽著就沉默了。
兩個小姐妹當然是很可憐的。
但最主要的是,兩個小姐妹家的授田典賣給了地主這件事,竟然讓李世民感受到了挫敗感!
他和大唐朝臣們嘔心瀝血、煞費苦心推行的均田製,在貧窮麵前竟然這樣不堪一擊?竟然就這麼輕易的就被瓦解了?
從法律條文上看,典賣授田是不合法的。
但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事情不僅發生了,而且地方也隻能無奈地默許。
從這一點上看,這是均田製下理想化的土地製度與複雜社會現實之間的矛盾。
李世民熟讀經史,他知道土地兼並是多數王朝滅亡的核心誘因之一。
土地兼並的問題通過瓦解國家經濟基礎、激化社會矛盾,最終從內部動搖王朝統治根基,推動其走向崩潰。
所以推行均田製的法律初衷是限製土地兼並,緩和社會矛盾,保障農民生計和國家稅基。
但百姓的急難困苦卻偏偏又挑戰著法律的剛性。
這讓人很無奈!
李世民有一種如鯁在喉的感覺。
除此之外,均田製也是府兵製得以存在的經濟基礎,兩者有著極其緊密、相輔相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核心聯係。
均田製是府兵製得以建立、運行和維持的核心經濟基礎,它從根本上解決了府兵的生存與服役保障問題,是府兵製存在的前提。
府兵製的核心特點之一是士兵需自備武器、盔甲、糧食、馬匹等作戰物資。
均田製將土地分配給府兵,作為受田農民,使他們擁有了穩定的生產資料和經濟來源,能夠依靠耕種土地獲得的收入,承擔起自備軍需的沉重負擔。
若沒有土地,府兵根本無力購置這些物資。
均田製還能保證府兵製得到固定兵源,確保兵役征發。
均田製將農民,包括府兵,綁定在土地上,形成了穩定的“編戶齊民”。
國家可以按照戶籍,明確哪些受田農民需要承擔兵役,從而有規律、有保障地征發府兵,確保兵源的穩定和充足。
所以說均田製下的農民是府兵的主要且固定的來源。
喜歡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請大家收藏:()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