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集中連片的森林接近20萬畝!
森林裡也是湖泊、水庫林立,
鴛鴦湖、團頭水庫這些都是麵積很大,自然風景優美的地方。
特彆是鴛鴦湖本就位於丹河的高山林場,
被稱為高山明珠、寧城之鏡,
是寧城的名片之一。
“這些優勢的自然資源才是我們寧城農業產業發展的根本!”
接下來徐浩然說出了自己的構想。
他準備以丹河林場和鴛鴦湖為中心建立一個產旅融合的中心,
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與文旅產業相融合的體係。
這當然不是他的首創,
印象中前世的寧城就是靠著丹河林場的出色自然資源稟賦,
打造了一個知名的產旅融合項目,實現了年產值超20個億的驚人成績。
徐浩然自然是準備複製這個大型農業項目。
他頓了一下說道,
“以縣級的丹河文旅中心為核心,楓樹鄉茶樹菇等22個鄉鎮特色農業項目為依托,”
“打造我們一極多強的產業體係,塑造我們整個寧城的農業產業格局!”
“這才是我們未來產業扶貧的出路!”
“所以未來寧城農業發展的思路就是十六個字:產業為先、項目為王、因地製宜、產旅融合!”
吳雙此時已經有些驚呆了,
他喃喃地重複著徐浩然的十六字方針,
突然覺得自己以前的一些宛如迷霧的疑惑一朝雲散天清,豁然開朗了!
他畢竟是學農的,以前其實對於寧城的農業產業有過一些想法,
但是都不成體係,很淩亂,
然而徐浩然這十六字方針一出來,
立馬將這些想法全部都串聯了起來,形成了促進整個寧城農業發展的全盤規劃,這實在是太厲害了!
他怔怔地看著徐浩然,
這下才明白對方為什麼能在半年多的時間裡就創下了楓樹鄉的脫貧奇跡了。
應該也隻有這種天才
對,農業領域的天才,這樣天馬行空的構想才能實現這樣的奇跡了
他良久才回過神來,一邊搖頭,一邊感歎道,
“徐縣長,我真覺得這個農業農村局的局長該您來做才是”
他當然不是想貶徐浩然的官,
而是覺得對方對於農業,產業、“三農”工作的思考已經超過自己太多了,
自己在這個位置上實在是屍位素餐,想來對方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隻會做的比自己更好
不,應該是全麵超過自己才是
徐浩然笑了笑,說道,
“等我什麼時候真的混不下去了,再跟你來搶這個局長的位置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