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戌時一刻(19點15分),也就是明軍兵臨廣州城下,一個月時間後。
此時此刻,廣州西城外,大明皇帝的行營內,燈火通明,人頭攢動,幾十上百個文臣武將,齊聚一堂。
站在前麵的是,廣國公賀九儀,吏部右侍郎胡璿,禮部左侍郎扶綱,兵部左侍郎龔銘,虎賁將軍王興,副將沐忠平、線國安等等。
一個個挺直背脊,屏氣凝神,目光堅毅,神情莊重肅穆,等待今天的禦前軍議開始。
沒錯,經過一個多月的征伐,兩路外出的分兵大軍,線國安、魏豹、馬雄等大將,都已經回到了廣州城下。
這些回師的大軍,不但帶回了本部兵馬,還押來了大量丁壯和降卒,錢糧物資。
還有廣東水師,4個水師總兵,經過十幾天的整頓和籌備,也配好了各自的將校兵丁,還有火炮戰船縱火船,就等著一聲號令了。
再有,經過一個多月的休整,廣州城下的正規明軍,副將陳仁的步兵後營,邵爾岱的海西營,也得到了兵力補充,進入了滿編滿員狀態。
此時此刻,廣州城的正規明軍,兵力達到了27萬人,10個土司明協軍3萬人,4個水師營1萬人,總兵力達到了驚人的67萬。
如果再加上4萬以上的丁壯、民夫和降卒,大軍總人數已經超過了10萬,已經達到了會戰條件。
同時,廣州城的外圍,幾個關鍵的州府,粵東、粵西和粵北,3個防守方向,明軍布置了不少兵馬,1萬人左右。
粵東方向,潮州府,饒平縣的分水關,最是緊要的地方,是福建進入廣東的關隘。
留守的大將,是廣昌侯高文貴,本部是一個騎兵營,1500人。
還配了一個土司明協營3千人,是從廣州城下抽調過去的胡順都,總兵力4500人,幾千丁壯降兵。
粵北方向,韶州府和南雄府,梅關巡檢司,防守的方向是江西的綠營清軍。
留守的大將,是豐城侯李茂先,從粵西回師後,又被大明皇帝派出去了,領兵北上南雄府。
當然了,為了彌補這個忠心耿耿的大明勳貴,朱雍槺特意給他增兵擴營了,從2千人擴充到3千人。
這個豐城侯李茂先,庶子出身,其先祖是靖難功臣李彬,其父是第九代豐城侯李開先,死於甲申天變。
這個勳貴之後,也是個狠人,永曆朝的時候,鎮守在貴州,滿清打進來後,寧死不降,一路逃到廣西邊境土司窩裡,最後被淮國公馬寶救了。
所以說,這種出身大明勳貴的武將,根正苗紅,又是忠心耿耿,朱雍槺也是原意扶持的。
更何況,粵東方向,也是風險不小,算是廣東東麵的突出部,右邊上麵是江西,左側是湖廣,需要忠心的大將鎮守。
最後是粵西方麵,最簡單了,周邊已經沒有外敵了,留下的都是小魚小蝦,殘兵剩將。
留守的大將,是總兵羅全斌,兵力2千,再加上幾千丁壯降兵,清掃高雷廉各州府縣,還有對麵的瓊州府(已降)。
“呼、、”
兵部右侍郎龔銘,表情嚴肅,目光炯炯有神,深吸一口氣,從容淡定的走到中央,站在一張巨幅地圖前麵。
然後對著上麵的大明皇帝,躬身行禮,再抽出一把戒尺,指著上麵的地圖,大聲說道:
“啟奏陛下”
“這就是根據探子的情報,繪製的韃子城防圖”
“城內的韃子清軍,大約2萬到25萬,水師1萬左右,總兵力在35萬上下”
“當然了,真正有戰鬥力的兵馬,其實並不多,應該在2萬左右,其他的都是殘兵剩將和潰兵”
“狗賊尚可喜,本部兵馬剩下八九千人,還收攏了幾千各州府的逃兵,總兵力大概有13萬人”
“狗賊的大將連登雲,領兵2千守北門,大將班際盛領兵2千,綠營守備田雲龍1500人,分守西門”
“狗賊尚可喜本人,則是帶著守備田得功,佐領孫文進,佐領張九成,佐領盛一明,肇慶總兵許爾顯,總共8千人,坐鎮靠近西城的右都統府”
頓了一下,再環顧帳下的一眾將校,龔銘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韃子愛星阿,本部兵馬六七人,江西綠營殘兵,還有3千多,總兵力1萬人左右”
“護軍統領畢力克圖2千人,江西綠營守備郭虎1500人,堅守南門方向”
“護軍統領費雅思哈2千人,江西綠營守備高進庫1500人,堅守東門方向”
“其中畢力克圖,堅守在南麵的外城,郭虎堅守在外麵的雞翼城,建了壕溝硬寨,連著許龍水師的營寨”
“愛星阿本人,則是帶著心腹參領哈山,2千多兵馬,坐鎮在布政使司府,遙控東麵和南麵方向”
“南城外的水寨,是水師總兵許龍,有5千多人,珠江口的外海水師,是總兵苗之秀部,也差不多5千人”
大明皇帝朱雍槺的主力大軍,構建了大量的壕溝硬寨,圍死了廣州城的東西北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