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陛下”
“諸位將軍”
大明皇帝的行營內,兵部左侍郎龔銘,對著上麵朱皇帝,還有帳中的一眾武夫們,拱了拱手,繼續說道:
“首先是佯攻”
“要想拿下南麵的雞翼城,就得全軍配合攻城,三麵圍攻佯攻,讓韃子無法分兵增援”
“佯攻的步驟都差不多,火炮轟殺城牆和外圍的營寨,軍隊再驅殺丁壯降兵,衝陣填壕溝”
“咱們圍城那麼久,壕溝擋土牆,已經修到城牆外200丈,距離西城外的清軍營寨和護城河,已經很近了,填起來很快”
“待填平護城河後,再集中優勢兵力,趁著裡麵的清軍沒有防備,從城東的小東門,城西的竹欄門,同時發力突擊”
“這兩支突擊的兵馬,必須精銳,悍不畏死,快速越過護城河,衝上去蟻附搶城頭,同時用火藥包炸城門,一舉破了南麵的雞翼城”
“還有,突擊雞翼城的時候,上遊的水師,也要出動了,同時發力往下衝,衝擊滿清的水師和水寨”
“到時候,珠江的水麵上和陸上,水陸同時進攻,徹底乾掉雞翼城和清軍的水師水寨”
明軍圍城一個多月,雖然沒有正式攻城,但是前期的準備,都差不多了。
西山上的二炮營,晝夜不停歇轟擊城牆,城外的兵馬,也在日夜挖掘壕溝,堆積擋土牆和硬寨。
放眼望去,整個廣州城,已經變成了要塞,東麵、西麵和北麵,壕溝縱橫交錯,小營寨林立,裡三層外三層,密密麻麻。
彆說裡麵的清軍衝出來,就是外圍的明軍,也甭想快速衝陣,隻能沿著一些預留通道,進攻城外的清軍大營和城牆。
這個時候,城牆外的護城河,已經是雞肋般的存在了,因為到處都是壕溝。
龔銘的策略,就是憑著優勢兵力,三麵圍攻佯攻,趁清軍沒反應過來之前,突擊最南麵的雞翼城。
隻要拿下了雞翼城,整個廣州城就是一座囚牢,裡麵的尚可喜和愛星阿,就是甕中之鱉。
“還有”
“這個雞翼城,微臣找人打聽過了”
“是前幾年新建的,其城牆矮小又薄,沒有那麼堅固”
“這兩段城牆,靠近珠江河堤,地底下的泥沙較多,土質鬆軟,牆基地基沒那麼厚實,肯定扛不住咱們的爆破”
“到時候,隻要破了城牆的城門樓,咱們的兵馬就能衝進去,裡麵的街道巷道縱橫交錯,城頭上的火炮,也奈何不得”
“當然了,剛剛也說了,攻打雞翼城的兩部兵馬,必須要速度快,在清軍增援之前,快速破了城牆和城門樓”
“再有,必須夠膽夠勇猛,臨危不懼,舍生忘死,快速殺入雞翼城,聯手水師圍剿清軍的水寨”
圍城搶城,肯定是選擇最薄弱的地方,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