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尚書”
看到笑嗬嗬的朱皇帝,不再理事了,高大魁梧的李來亨,氣勢一變,轉過身對著不遠處的鄒簡臣,拱了拱手,主動開口說道:
“忠貞營,有10萬兵馬”
“本公想請問一下,兵部打算怎麼個改編?”
“整編以後,糧餉怎麼算?兵械甲胄能否補充?”
“還有,裁減下來的兵馬,忠貞營的老弱婦孺,隨軍人員,又該如何安置?”
沒錯,他的嫡女恩準入宮,李來亨也就不再客氣了。
大明的國公爺,是從一品官員,六部尚書也就是正二品,憑什麼被人呼來喚去,大聲質問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今的他,有了女兒做皇妃,夔東又有大幾萬的精兵悍將,比那個蜀王府,強的不是一星半點,有何畏懼啊。
更何況,他是忠貞營的大頭領,後麵有10萬多人,一直跟著,吃喝拉撒睡,全部要負責啊。
所以說,這時候的李來亨,必須強勢起來,為自己的忠貞營,爭取更多的利益。
“咳咳”
兵部尚書鄒簡臣,沒有絲毫的畏懼,重重的磕了兩聲,清了清嗓門,從容淡定的走出來,對著李來亨拱了拱手,鄭重的說道:
“臨國公”
“你可能有些誤會”
“如今的明軍,跟你口中的明軍,那是兩回事”
“正規的明軍,隻有青壯將士,沒有半個老弱,更沒有輜重後勤,丁壯輔兵的編製”
“現在的明軍,無論是正規的明軍,還是土司明協軍,招募的新兵,全部要求是青壯,淘汰老弱”
“還有一點,陛下有過聖旨將令,正規的明軍,嚴禁將校私自招募兵丁,一個都不允許”
“所有的戰損,兵丁缺口,領兵大將可上書兵部,經過專員核實後,再由新兵營,調遣補充合格的新兵”
“關於這些要求,兵部會派出隨從官員,定期抽查各部明軍,清點造冊人數,違者砍頭剁首”
“如果,遇到前線戰事緊張,兵員嚴重不足,領兵大將在得到陛下,或兵部的授權之下,才能募集青壯”
“且,這些戰時臨時的丁壯降卒,也是單獨成營,戰後必須解散,或遣返後方,交由兵部處理”
嗶哩吧啦一大堆,胸有成竹的鄒簡臣,早就準備好了,直接把李來亨說個懵逼傻眼。
前麵就說過,鄒簡臣是岷王府,最早的軍師謀臣。
那時候的勇衛營,募兵練兵就已經分開了,募兵交給楊昌業,練兵是鄒簡臣,體能軍紀是朱雍槺自己。
如今,新兵營已經運作了9個月時間,早就有了一套完整的程序,誰都不能例外啊。
就像前段時間,李晉王的兩個大將,靳統武和鄧望攻,想從2千人的兵營,擴充到3千人。
他也是要上書,傳信廣東的朱皇帝,得到批準以後,兵部才會下令,讓夏龍山和潘世榮的新兵營,調遣新兵入湖廣。
因此,李來亨剛才說,他們的忠貞營,有10萬兵馬,鄒簡臣直接反駁了。
他又不是傻子,忠貞營要是有10萬精兵,何苦窩在夔東府啊,可以直接縱橫南北了。
要知道,滿清入侵大西南,剿滅朱由榔的永曆朝廷,也就是僅僅13萬左右的精兵。
“嗬嗬”
這不,鄒簡臣的話聲剛落,兵部左侍郎龔銘,也就跟著站出來了,隨意的拱了拱手,嗬嗬一笑。
尚書下來,就是侍郎,左為尊,所以輪到他這個兵部左侍郎了,一點都不用謙虛,客氣了。
“臨國公”
“忠貞營,有十萬大軍啊?”
“夔東才幾個州府縣?養的活那麼多人嗎?”
“臨國公,靖國公,你們忠貞營,不會是撒豆成兵吧?”
“大家都算是老行伍了,久經戰陣,裡麵的門門道道,清楚的很”
“老夫,要是沒估計錯的話”
“你們忠貞營,有7個大頭領,每個營3千多精兵”
“算來算去,你們7個營,頂多也就2萬精兵,撐死了,就這個數”
“再多的話,你們吃飯,養活就是個大問題”
開玩笑,一個忠貞營,開口就要10萬的明軍編製,還不得翻天啊。
想一想,李晉王西征緬甸的時候,聯合了鞏昌王白文選,也就是3萬多精兵強將。
朱皇帝親征緬甸,也就是帶了5萬不到的精兵,就差點滅了整個緬甸。
還有,朱皇帝兩次南下兩廣,其身邊的核心兵力,也就是5萬左右,一邊打仗,一邊收編丁壯降兵。
開玩笑啊,忠貞營要是有10萬精兵,哪裡需要來昆明啊。
按照滿清的套路,這幫闖王反賊,可以直接舉兵殺穿大西南了,自己做皇帝,不爽嗎?
更何況,忠貞營改編後,如果這麼多兵馬,晉王派係怎麼辦?做小弟嗎?請了一群闖王係的爺爺?
要知道,李晉王回師貴陽,出征湖廣,身邊的精兵,也就是1.5萬左右。
真正的嫡係大將,也就是剩下賀九儀,靳統武,鄧望攻,高文貴,還有水師將領吳子聖等人。
他們這些人,手頭上的兵馬,也不會超過一萬,因為賀九儀,已經沒了直係兵權。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