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益,譚將軍”
“嗬嗬,瞧你那點出息”
“放心吧”
“川南,川東,成都,整個四川的明軍”
“接下來,都要進行大整編,這也是兵部的首要大事”
“所有的明軍,統一編製,統一糧餉,統一招募新兵,納入兵部後勤管理”
五華山,乾清宮,東暖閣,龍座上的朱皇帝,看著激動異常的忠貞營,還有一臉懵逼的譚益,隨口安慰了幾句。
沒錯,看到忠貞營的改編問題,已經進行商討足糧足餉了,涪侯之子譚益,也開始著急了。
沒錯,他的殘部,2千多人不到,也窩在重慶啊,之前受苦受難的,吃不飽穿不暖啊。
沒錯,如今的明軍,雲南,廣西,廣東和貴州,全部都整編完成了。
也就是剩下,最複雜、最難搞、最惡心的四川,軍頭軍閥一大堆,亂七八糟的。
朱皇帝,也是這麼打算的,先搞定最大的軍閥集團,闖王係忠貞營,剩下的邊邊角角,就好搞了。
“好了”
“大家靜一靜”
“郭郎中,連郎中,你們記一下”
“糧餉和其他問題,你們待會繼續聊”
“朕很忙,還有很多其他要事,就不待這裡了”
“你們談好以後,兵部、戶部和忠貞營,再聯名上個折子,朕審核後再批複”
喝了半天參茶,看戲看的差不多了,老謀深算的朱皇帝,心中也有了一個大概思路,擺了擺手,示意要拍板了。
一句話,忠貞營的問題,還是在軍隊數量,軍隊編製方麵,糧餉的話,已經很優待了。
當然了,還有裁撤下來的軍隊,一大堆老弱病殘,這些都需要安置。
但是,朱皇帝待不下去了,從中午談到下午,已經耗費了很多時間。
這個實在是沒辦法,剛剛回師昆明的朱皇帝,確實沒時間,劈成20瓣都不夠用的。
“剛才,你們談了那麼多”
“朕也聽了不少,再結合忠貞營的實際情況,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說到這裡,朱皇帝特意頓了一下,環顧四周,一個個緊張兮兮的盯著,特彆是忠貞營,忐忑不安啊。
“臨國公、靖國公,益國公”
“這樣吧”
“編製上,朕給你們10個營的編製,都是3千人的大兵營,整整3萬兵將”
“至於,這10個營的領兵大將,你們有4個國公,3個侯爺,每人領一個營吧”
“剩下的3個營,就眼前的兩位將軍,還有剛才離開的那一位將軍吧”
“糧餉上,參照李晉王,鞏昌王,淮國公,賀國公,敘國公,跟他們的軍隊待遇一樣,公平公正公開”
“足糧足餉,按月撥付,概不拖欠”
“當然了,得整編完成以後,才能全部正常發放”
“到時候,如果有人欠你們一個銅子,一粒米糧,你們都可以來找朕”
忠貞營的兵力,朱皇帝隻能靠估算了,畢竟沒有具體的數字。
很簡單,彆說是明軍,錦衣衛啥的,朱皇帝估計,就是下麵的李來亨等人,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數字。
整個忠貞營,有7個大營大頭領,確實是沒有真正的領頭人,不存在上下統領關係。
這些大頭領,一個個都是百戰老武夫,兵馬錢糧是核心,全是保密數據,誰會往外說啊。
不過,經過川東明軍,文安之和潘應龍的奏報,還有錦衣衛的探查。
還有後世的一些記載,滿清入侵夔東的時候,發兵10萬,三路圍攻夔東府,打的有來有往,最後才剿滅忠貞營。
所以說,朱皇帝也得出一個大概的數字,整個忠貞營,七個大頭領,應該有10萬人左右。
其中有精兵,也有老弱病殘,也有單身漢,更多的是拖家帶口的家眷,一拖三,一拖五等等。
按照四六分成的算法,6萬拖家帶口的家眷,再扣去1萬左右的老弱病殘,最後得出3萬精兵。
同樣,這個數字,也比較符合實際,人太多了,一個夔東府養不活啊。
還有一點,滿清圍攻夔東府,山高路陡,懸崖峭壁,三倍的兵力,圍攻3萬的精銳,也算說得過去。
所以說,朱皇帝給出10個營,3萬的編製,也算是合情合理的。
至於,龔銘剛才說的,2萬人的編製,就有點不近人情了,畢竟都是明軍係列,已經送嫡女投誠了。
至於領兵大將,7個大頭領,再加上他們帶的3個戰將,就夠了。
反正這東西,先到先得,留在夔東的戰將,沒有主動來昆明,肯定得吃雞屁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