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
“其他的事情,先放一放”
“現在,諸位卿家,先談一談,五軍都督府”
一意孤行的朱皇帝,麵色淡定自若,金口一開,很快進入了下一個議題。
內閣和科舉,是長治久安的國策,需要慢工出細活,容不得馬虎。
現在的大明,是西南五省,還有半個多緬甸。
朱皇帝還能控製局麵,必須頂住壓力,堅決否決這兩個提議。
否則,一旦實行了內閣首輔,科舉會試,將來南直隸,北直隸的人才,很難收服了。
但是,五軍都督府,卻是不一樣,涉及到朱皇帝的兵權,朝廷的安危,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一句話,兵馬太多了,兵部的職能,太過強橫了,需要削掉不少。
“呼哧、呼、、”
可惜,下麵的朝臣,大幾百人,根本不給朱皇帝麵子,一個個深呼吸,眼觀鼻,鼻觀心。
即便有想法的人,有心看熱鬨的人,也是把目光看向兵部的幾個大佬,鄒簡臣,龔銘和金光。
沒辦法,強勢的朱皇帝,連續否決了兩個大議題,任命了一大堆五寺主官。
所以說,下麵的朝臣,已經學精了,不想再做出頭鳥,再被朱皇帝釣魚。
“吏部?”
“兵部?”
“怎麼說?”
“朕的大將呢?”
“一個個的,跟小媳婦似的,扭扭捏捏,也沒有什麼要說的?”
發現沒人回應,龍座上的朱皇帝,繼續癱著臉,開始點名吏部和兵部,還有右邊的武將了。
這可是五軍都督府啊,掌管天下的兵馬大權,竟然都成了啞巴。
“回稟陛下”
“五軍都督府,涉及到統兵帶兵,吏部不便插嘴”
“吏部上下,唯陛下皇命是從”
老辣的張佐宸,首先站出來,躬身行禮,一板一眼,把吏部撇的乾乾淨淨,反正都聽朱皇帝的。
今天的大朝議,內閣首輔沒了,心儀的一些關鍵主官,也沒了位置,正一肚子窩火呢。
“回稟陛下”
“老臣也沒有異議”
“唯一的疑慮,就是兵部和五軍都督府,職權如何劃分”
兵部尚書鄒簡臣,頂住周邊同僚的目光,沉思了一下,也跟著站出來,大聲回了幾句。
太意外了啊,他是一點準備都沒有,根本沒有收到任何風聲,即便是皇後娘娘,估計也不知情。
今時不同往日啊,看朱皇帝的架勢,肯定是預謀已久。
可以肯定的是,重新整頓過的五軍都督府,肯定不是花架子,不再是有名無實。
不出意外的話,這一次的兵部,要被下重手了,甚至是一刀砍在大動脈上。
但是,鄒簡臣也沒辦法啊,他也是降臣出身,孤掌難鳴,沒幾個心腹文官。
更重要的是,兵部這個地方,是朱皇帝下手最多的部門之一。
永曆朝的時候,兵部尚書是孫順,左侍郎是龔銘,右侍郎是萬年策。
現在,尚書是鄒簡臣,左侍郎還是龔銘,右侍郎是金光,萬年策則是變成了郎中。
孫順從一個兵部尚書,變成了一個兵部右侍郎,最後變成了刑部右侍郎。
“陛下聖明”
“微臣龔銘,無異議”
“微臣金光,無異議”
“吾皇萬歲”
“末將劉震,無異議”
“末將沐天波,唯陛下是從”
“末將李來亨,唯陛下從命”
“末將袁宗第、、”
、、、
緊接著,兵部左右侍郎龔銘和金光,跟著鄒簡臣站出來,表示無異議。
再然後,右邊的功勳武將,也終於開動了,劉震、沐天波、李來亨、袁宗第、郝永忠、馬自德、尚可喜等等。
十幾個異姓王、國公和侯爺們,紛紛跟著站出來,雙目炙熱,吼聲如雷,表示都聽朱皇帝的。
這可是好事啊,都不是瞎子,更不是傻子,這可是權勢功勳啊。
這種場合之下,朱皇帝鄭重其事的宣布,要搞五軍都督府,等同於幫助武將,拿回曾經的權勢啊。
“咳咳”
此時此刻,下麵的文臣武將,已經翹首以待了,上麵的朱皇帝,卻是咳了幾聲,頓了一下,點頭開口道:
“現在是巳時一刻”
“相信諸位愛卿,肚子都餓了,也站累了”
“這樣吧”
“內侍和侍衛們,在隔壁的大殿,備好一些茶水,小點心”
“諸位愛卿,歇息休會兩刻鐘,等一下,再繼續大朝議”
沒錯,正開著大朝議的朱皇帝,突然中止了朝會,給下麵的朝臣,吃點心,上廁所時間。
開玩笑,從早上卯時5點多開始,一直開會到巳時9點,整整4個多小時啊。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