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一起刮地皮
“哼”
“加征?攤派?”
“那不是刮地皮嗎?”
乾清宮,西暖閣,老狐狸索尼,冷哼冷笑,臉色凝重,盯著中間的範文程,大聲質問道:
“範大學士”
“如何收,用什麼征繳名目,才能收上來”
“即便是,收上來了,又該如何保證,不發生民變民亂?”
“你要知道”
“當年的萬曆、天啟和崇禎,就是因為加征攤派加劇,導致民不聊生,天下大亂”
“如今的稅製,老百姓的負擔,已經是非常沉重了”
“聽說過嗎?河南和山東,已經出現了抗拒繳納,民眾暴亂的事件”
“這要是,繼續加征下去,兩京八省,必然是一發不可收拾,無法收場”
“到時候,內亂不止,外部又有朱明餘孽,虎視眈眈”
“哼”
“難不成,你也想大清國,重蹈崇禎十七年的慘劇?”
動嘴的功夫,誰不會啊,這個範文程,倒是說的簡單。
這是質疑戶部的工作,也是懷疑老索尼的首輔水平啊,簡直是騎臉輸出。
加征加派,那是要命的話題,曆朝曆代,都被這個玩意搞怕了。
君不見,萬曆末年,天啟和崇禎朝,也就是幾十年前。
就是因為持續不斷的加征和攤牌,才導致老百姓活不下去,天下大亂,最後丟掉江山。
這時候,大清帝國,再怎麼說,也不至於混到那個地步,沒米下鍋的局麵。
一旦開啟了加征模式,內部暴亂,外麵的朱明餘孽,又蠢蠢欲動,大兵壓境,不就是崇禎十七年的翻版嘛。
“索尼大人”
“話不能這麼說”
“下官也是一心為國,儘忠陛下,太皇太後”
看到老索尼有點不高興了,範文程也不懼怕,挺起腰杆子,對著上麵的小皇帝和老女人,躬身行禮,大聲回了幾句。
沒錯,大家資曆都是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出身問題而已。
如今,大清國,內憂外患,舉步維艱,正是男子漢大丈夫,一展才華的大好時機,豈能錯過啊。
“名目這東西”
“那就多了,數不勝數的”
“地丁餉,遼餉、練餉和剿餉,商稅、茶稅、厘金、礦稅等一大堆雜稅,都是可以加征攤派的”
“據下官所知”
“本朝的遼響,是按萬曆年間的稅製收取,采用的是九厘稅製”
“崇禎年間,這個遼響,已經收到了1分2厘”
“其中遼響660萬兩,剿餉330萬兩,練餉730萬兩,總計1720萬兩”
“而本朝,遼響474萬兩,練餉520萬兩,剿餉280萬兩,總計1274萬”
“僅此一項,朝廷的收入,就能多征500萬兩”
沒錯,要說三餉,肯定是明末最出名了,畢竟首創先河,是開拓者。
那時候,萬曆五大征,耗費無數的錢糧,打空了國庫,內帑也是所剩無幾了。
迫不得已,萬曆四十六年,就開始加征遼響,泰昌元年,又繼續加征,一直加到崇禎十二年。
從剛開始的三厘,又三厘,再三厘,最後一路加到了一分二厘,也就是加不動了,因為亡國了。
一兩白銀,等於10錢,一錢等於10分,一分等於10厘,一厘等於10毫。
崇禎年間,一分二厘,等同於每畝耕地,加征攤牌的白銀,就是0.012兩。
這個年月,老百姓的年收入,能達到10兩,就已經非常不錯了,算是小康水平。
“嗬嗬”
“老百姓抗繳,聚眾鬨事?”
“或是起兵作亂,內亂不止?”
“嗬嗬、、”
說到這裡的時候,範文程故意頓了一下,臉色一正,表情冷峻,目光狠辣,嗬嗬冷笑。
深吸一口氣,再環顧殿內的一眾大佬,拱手行禮,淡定從容,繼續大聲說道:
“下官在這裡,想問一問,在座的諸位”
“明末戰亂,打了幾十年,那些膽敢反抗朝廷,起兵造反的人,還能剩下有多少?”
“嗬嗬”
“說句不好聽的”
“那些膽子大的,不要命的,要麼進了軍隊,要麼墳頭樹都參天了,屍骨無存”
“再說,那個大西南的朱明餘孽,又是個什麼德性呢,好像也不是什麼仁德聖君吧”
“他們的營莊製,四四二田稅製,苛捐雜稅,稅製比本朝重了幾倍”
“那又能怎麼樣?有人敢鬨事?還是起兵造反了?早就死絕了吧”
“更何況”
“在這裡,有諸位王爺貝勒,也有鼇少保,還有盛京將軍”
“他們都是百戰老戰將,衝鋒陷陣,蟻附登城牆,那都是家常便飯了”
“對付一些小小的老百姓,手無寸鐵的,手無縛雞的,還不是手到擒來,不費吹飛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