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不讚同你們的觀點,還有兩個原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一,是軍隊”
“咱們都是文臣,讀書人出身,沒有自己的嫡係軍隊啊”
“以前的四大鎮將,五總兵,劉忠、胡茂禎、李本深、張勇和孫思克”
“他們都什麼人了,你我是最清楚不過的”
“還有,剩下的楊遇明、王進寶、陳德、張大元、王勇祚等等”
“這些人,大部分也是降將出身,天南地北,來曆不明,忠心耿耿就是個笑話”
“一旦咱們投過去,你我能帶走幾個人?”
“說不定,咱們話音剛落,他們的大砍刀,就已經斬殺過來了”
“再拿著咱們的頭顱,去給大西南的朱家賊子皇帝,邀功請賞,封候拜將”
是的,這個洪承疇,做過明清兩國的督師經略,兩姓家奴,幾朝元老。
但,他就是文官出身,僅僅是一個讀書人,並沒有真正的核心軍隊,更沒有自己的嫡係。
這也是為何,順治皇帝,敢給那麼大的權勢,五省經略,封疆大吏,賞賜給這個老奸巨猾的洪承疇。
胡茂禎和李本深,是流賊出身,曾經是翻山鷂高傑的大將,李本深更是高傑的外甥。
孫思克,是遼東叛將孫得功次子,一家子都是賣隊友的高手,根本不可信。
大將楊遇明和陳德,也是明朝戰將出身,投降大順軍流賊後,再轉投大清國,算是三姓家奴了。
所以說,權勢滔天的洪經略,手下的戰將,都是五花八門,三教九流,一個都不缺。
就是這樣的軍隊,給洪經略一萬個膽子,他也沒底氣,帶著他們投誠大西南的明朝。
風險太大了,到時候,可能城門都出不去,就被老武夫做了,變成見麵禮。
“其二”
“湖廣的滿蒙軍隊,整整有一萬多人呐”
“靖南將軍明安達禮,來自正白旗,任兵部尚書阿思哈,來自正黃旗”
“這兩個人,都是上三旗的重臣大將,備受索尼和鼇少保的器重”
“你不會天真的認為,他們是來增援湖廣的吧”
說到這裡,老辣的洪經略,緩緩轉過身,指著城內滿蒙大營的方向,嘴角上翹,滿臉嘲諷的繼續說道:
“看到沒”
“城內的阿思哈,手握兩千重兵,來到這裡三個月,愣是不出一兵一將”
“他們呐,壓根不是來增援的,實則是監視咱們,還有那些漢人漢將”
“如今的大清國,國運衰弱,又出了一個尚可喜”
“嗬嗬”
“咱們這些人,不動則已,動輒抄家滅族,一個不留啊”
“你也彆忘了,老夫唯一的兒子,就在京城呐”
“老夫這邊,一旦有了異動,或是湖廣沒了,老夫就要絕嗣啊”
是的,老辣的洪經略,經曆了一輩子的官場,見慣了大風大浪。
在他眼裡,城裡的兩千滿蒙將士,一個個都是滿洲大爺,根本不是為了增援常德。
道理很簡單,在大西南的戰場上,兩千兵將,根本頂不上什麼大用,一個衝鋒對戰就消耗完了。
真正的目的,就是為了監視自己,還有身邊的屬臣和大將,防止他們叛亂,另投大西南明賊。
當然了,這也是沒辦法的,畢竟出了一個尚可喜,異姓藩王,殺韃子投明的惡果。
再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洪承疇的兒子,唯一的兒子,就在京城,做滿清的戶部主事。
所以說,老辣的洪承疇,早就看透了官場,兒子和家眷,就是人質啊。
無論是一夕之歡的孝莊白虎,還是野心勃勃的順治,在權勢利益麵前,從來不會相信漢人。
“哎”
聽到這裡的朱應升,也終於聽出了洪經略的顧慮和擔憂,深歎一口氣,表情很無奈。
當然了,他也是如釋重負,算是死了那條心,絕了投誠大西南明賊的鬼心思。
“啟稟經略”
“倘若如此的話,顧慮重重”
“屬下建議,城外的這一仗,咱們還是從長計議吧”
“先慢慢打下去吧,控製好規模,不急不躁”
“打,要打出氣勢來,但又要避免大打出手,以免引起戰略大決戰”
“倘若,大西南的朱家賊子皇帝,真的東出了”
“屬下建議”
“咱們打得過,就繼續堅守”
“實在打不過的話,咱們就撤吧”
“反正,城南外,就是沅江大河,跑起來很方麵的”
“整個湖廣,又是河流縱橫,更有八百裡洞庭湖,明賊是追不上的”
“如今,大清國,國勢衰弱,兵峰不再”
“咱們的經略府,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身處亂世,有兵有糧,才是真正的草頭王,滿清也拿大人沒辦法的”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