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好,好好好”
乾清宮,西暖閣,龍座上的朱皇帝,金盔金甲,威武霸氣,渾身激動,再次站了起來,雙手鼓掌,連連叫好。
“程尚書”
“好一句,亙古至今,固有國土”
“不愧是國士大儒,德高望重的重臣,說的非常好啊”
“當是大明中華王朝的國之棟梁,國之柱石、社稷之臣,朕的股肱啊”
滿目驚喜,金口一開,龍顏大悅的朱皇帝,把老炮筒程源,誇讚成一朵老菊花,快飛上天了。
沒錯的,這個禮部,背地裡,不聲不響的,乾出了一個,如此偉大的壯舉啊。
是的,現在的大明王朝,勉強有這個實力,去攻打東南亞列國,亡國滅族。
待將來,完成東征北伐之後,就有更多的國力和實力,去平推更多的東南亞小國。
但是,這都不是長久之計,眼前的安南國,就是一個活生生,很好的例子。
永樂大帝,出兵20萬,耗費了無數的錢糧,攻下了交趾省。
可惜,他的不孝孫子,蛐蛐皇帝朱瞻基,僅僅20年後,就敗掉了安南國。
可以想象一下,將來的某一天,朱雍槺的子孫,也可能出現這樣的不孝子孫,敗家子皇帝。
如果,這時候的大明王朝,定下了南海規矩,理順了法理依據。
也許,在幾百年後,中原的華夏漢族,又爆出了一個強勢王朝皇帝。
到時候,他們又可以,把大明的法理依據擺出來,名正言順的,去攻伐收複東南亞小國,亡國滅種。
“陛下聖明”
“吾皇萬歲”
“大明萬年”
、、、
大殿裡,為首的程大炮,其他的六部重臣,五軍都督府的將軍們,全部站了出來,齊聲高呼,萬歲萬年。
他們這幫大佬,都是識貨的,知道南海對大明海貿的重要性,更清楚法理存在的重大意義。
隻是,跟著一起跪下去的兩個安南仔,臉色非常難看了,黑著臉低著頭,暗自雙眼噴火,內心氣憤又無奈。
“嗯”
看著一眾激動的大臣,都是眉開眼笑的樣子,朱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開口說道:
“法理淵源,尊王攘夷”
“天朝上國,列國之首,固有國土,責任擔當,維護南海的國家利益”
“這一次,朕算是開眼界了”
“禮部上下,做的很好,與時俱進,立大功了”
說到這裡,朱皇帝特意停了一下,臉色一正,表情肅穆,看著禮部和鴻臚寺的人,開口吩咐:
“這樣吧”
“程尚書,扶侍郎,劉侍郎,龍寺卿”
“禮部和鴻臚寺,聯手著書吧,把那些南海的曆朝典故,全部刊印出來”
“先加急弄個幾百份,發放給那些,滯留在昆明的列國使臣”
“讓他們都帶回去,給他們的國王,王公大臣們,也都開開眼界”
“看一看,學一學,南海是大明的內海,知曉自由航行的真實內涵”
沒錯,這種事情,就應該趁熱打鐵,快速搞定。
趁著大明攻打占城國,東南亞列國觀望的時機,把這個法理依據,給坐實了,板上釘釘。
說實在的,兩世為人的朱皇帝,這一次也被禮部驚到了,非常佩服他們的做法啊。
這就是百密一疏,朱皇帝天天忙著軍隊,朝政大事和後宮睡女人,確實忘記了這種法理淵源。
好在,朝廷裡的大儒大佬們,也沒有閒著,堵住了這種缺口,為後世的爭端,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這是沒辦法的,朱雍槺的大明王朝,也許有一天,會出兵攻占剩餘的東南亞,但難度已經不小了。
畢竟,這時候的歐洲,大航海時代的領航者,已經插足東南亞,他們都是船堅炮利,金錢利益。
當然了,朱皇帝也是暗自發狠,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要儘可能的多占地盤,不要留爛攤子給後代。
但是,等他駕崩升天了,他的後代,什麼鬼樣子,誰知道啊,也許有一堆不孝子孫,崽賣爺田不心疼的。
所以說,法理依據,有備無患,才能保證華夏王朝的地盤,固有國土,長治久安,經久不衰。
“咚咚咚、、”
“陛下聖明”
“吾皇萬歲”
“臣等必定全力以赴、、”
、、、
聽到朱皇帝的口諭後,禮部三巨頭,程大炮、扶綱和劉高宜,鴻臚寺的寺卿,老武夫龍世榮。
四個重臣,滿目驚喜,渾身激動,二話不說,再次跪地磕頭,磕頭蹦蹦響,高呼萬歲,領旨謝恩。
刊印書籍,著作經典,發放東南亞,利國利民,留名典籍,留名千古的朝廷盛事啊。
尤其是龍世榮,這個土司頭子,沒了石屏的地盤,更應該要緊緊抱住大明王朝的粗壯腿。
“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