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60年,大明中華元年,元月十五日,元宵佳節。
浙江外海,舟山群島,東南側的懸山小島。
舟山群島,位於浙江省東北部,地處中原的東南沿海,長江口南側,杭州灣外緣的東海洋麵上。
懸山島,又稱元山島,處在寧波和象山縣的外海,並不是舟山的主島上,是邊角邊沿位置。
這座荒涼可憐的小島,矗立在舟山1000多個島嶼裡麵,就顯得毫不起眼了。
是的,魯王舊部的核心成員,兵部左侍郎,也是最後一個大佬,張煌言,就躲藏在這個荒島上。
他,張蒼水,也是大明永曆皇帝,冊封的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總督浙江軍事。
抗清十幾年來,張蒼水的兵馬艦隊,即便是規模不大,照樣是三入長江口,亮瞎江南滿清的狗眼。
張蒼水的兵馬,軍容嚴整,溯長江水西進,焚上虞,破新昌,兵臨鎮江金山,震動大江兩岸。
十幾年來,張蒼水帶領的魯王舊部,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寧死不屈,拚死抵抗。
是浙東方向,乃至整個大江南,所有的滿清韃子,最為頭痛,又是最痛恨的抗清民族大英雄。
時間長了,大名鼎鼎的張蒼水,也就逐漸取代張名振,成為江浙抗清的一麵大旗幟。
尤其是去年的時候,福建的鄭氏海盜集團,統兵十萬,戰船幾千艘,北伐南京舊都。
就是在這一場大戰中,兵部尚書張煌言,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華,政治戰略眼光。
在長江口的時候,張蒼水建議鄭成功,迅速拿下崇明島,作為全軍的後期總基地,就可以安心攻伐江南了。
可惜,誌得意滿的延平王,根本看不上,直接下令全軍上下,老弱婦孺,全軍西進。
在瓜州的時候,張蒼水又主張分兵合進,他自己帶著義軍船隊,直插南京城外,掩護主力大軍行動。
延平王的大軍,則是留在瓜州,先取南岸重城鎮江要塞,再西進攻打南京城。
可惜,驕狂自大的延平王,再一次爽約了,拿下鎮江後,遲遲不發兵南京城,錯過了天賜良機,南京城的清軍,趁機加強了防守。
半個月後,延平王的大軍,到達南京城,嫌棄張蒼水的鄭成功,直接把他打發走了,去攻打上遊的蕪湖。
非常可惜,這一次,延平王又失算了,他低估了張蒼水的影響力。
僅僅兩千兵馬的張蒼水,很快拿下了空虛的蕪湖,占據南京城的上遊軍事重鎮。
同時,兵分四路,收複了徽州、寧國、池州、太平等四府三州二十四縣,整個大江南,為之震動。
南京城,頓重兵城下,驕狂自大的延平王,足足拖了一個月,反而是寸功未進,徒勞無功。
最後,江浙的滿清主力,鬆江常鎮四鎮大軍回援,在南京城下,大敗延平王,斬獲無數。
慘敗的延平王,損失慘重,猶如驚弓之鳥,一瀉千裡,帶著敗軍,灰溜溜的撤離長江水域,逃離外海。
這一次,慘敗的延平王,再一次坑了江浙義軍,臨走的時候,沒有通知上遊,駐紮蕪湖的張蒼水。
鄭王爺這麼一撤,獨留張蒼水的軍隊,在滿清的腹地,四麵皆敵,變成了孤軍。
毫無意外,剛剛投靠過來的滿清綠營,所有的州府縣,全部崩盤複叛。
麵對滿清兩江總督郎廷佐的圍追堵截,張蒼生的軍隊,開始逃亡了,謂狼狽至極。
戰船燒了,棄水路走陸路,翻山越嶺,不幸被追兵追上,餘部潰散,四散逃亡。
最後僅僅剩下他一人,躲進老百姓的家裡,才得以存活,接著又重病一場,養了好久才活下來。
養好身體後,這個抗清大英雄,輾轉兩千多裡,曆經九死一生,才回到浙江沿海根據地。
是的,這個張蒼水,脊梁骨很剛硬,不懂的卑躬屈膝,隻能落得如此淒慘的下場。
如果,他學會了附炎趨勢,跟那些魯王舊部一樣,奉承和依附延平王,早就成就了一身的榮華富貴。
而不是現在,躲在荒涼的小島上,跟地底下的老鼠一樣,躲避滿清的清剿和搜捕,過了今天,沒明天。
此時此刻,懸山小島上,一處茅草屋裡麵。
四個身穿灰袍,衣著打扮很普通的中老年人,聚集在一個陳舊的四方桌子上。
為首的中年人,也就是這裡的主人,大名鼎鼎的張煌言,大明王朝的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
其他三個老人,分彆是魯王監國舊部,前兵部尚書盧若騰,前左僉都禦史徐孚遠,前吏部郎中沈佺期。
桌子上的四個人,都是魯王的殘部核心,曾經也是魯王監國朝廷裡,一方重臣大佬。
當然了,其中最落魄的人,當屬張蒼水了,住著小茅草屋,身穿補丁破舊衣服。
其他的三個人,就不一樣了,兩鬢斑白,麵色紅潤,精神奕奕。
很顯然,他們跟著延平王的日子,過的還不錯,至少是衣食無憂。
當然了,張倉水的精神頭,也是很不錯的,瘦削的臉龐,卻有著一雙堅定而又深邃的眼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咳咳”
半晌後,沉寂呆坐了一會,醞釀的差不多了,主位上的抗清大英雄張蒼水,點了點頭,輕咳兩聲。
慢慢站起來,端起桌子上的小瓷碗,環顧桌子上的其他三個老朋友,臉色淡然,沉聲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