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杯”
舟山群島,懸山小荒島,茅草屋內。
大明王朝,兵部尚書張煌言,再度舉起手中的小瓷碗,轉身對著西南方向,目光堅毅如鐵,口中念念有詞:
“敬先帝,大西南的永曆皇帝”
“先帝登基以來,抗清十三年,屢遭劫難,曆儘滄桑,坎坷大半生”
“江浙義軍,雖遠在千裡之外,但也是大明王朝的臣子”
“食君祿,忠君事,殺敵報國,光複華夏,忠心不二”
說完後,也是一個深鞠躬,再揚起瘦長脖子,把碗中的茶水沫子,一飲而儘,跟喝酒似的。
沒錯,曾經的他,是魯王監國朝廷的舊臣,兵部左侍郎,是六部重臣之一。
但是,浙江的明軍義軍,打仗太水了,屢戰屢敗,陸上的地盤都丟完了。
最後,連他們的舟山群島,外海的抗清老巢,也沒有保住。
迫不得已,魯王朱以海,麵對強勢的永曆朝廷,隻能監國退位,俯首稱臣。
他們這些人,魯王的舊臣舊部,很自然的,就成了永曆朝廷的臣子,即便是名義上的臣子。
更何況,這個張煌言,已經接受了冊封,做了永曆朝的兵部尚書,總領江浙兵事。
如今,先帝朱由榔,去世半年多了,死在藩屬小國,蠻荒之地,緬甸小國。
他們這些魯王舊臣,再一次聚在一起,張煌言肯定也要祭拜一下,那個名義上的大明皇帝。
“敬先帝”
“敬永曆皇帝”
“敬先皇、、”
、、、
盧若騰、徐孚遠和沈佺期,這三個魯王舊部大佬,沒得辦法,端著小茶碗,跟著念念有詞,一飲而儘。
隻是,喝完以後,他們都相互看了看,眼神裡帶著一絲絲的疑慮,還有少許的不安啊。
沒錯,這個張煌言,有點反常了啊。
剛剛過完年,這個元宵節當天,大家都是老朋友同僚,難得聚在一起。
眼前的張煌言,竟然搞這種儀式,有點留遺言的感覺,更有一些豁出去的錯覺。
當然了,他們也是大明的讀書人,是大明朝廷的官吏,肯定不敢不敬酒,否則將來怎麼混啊,名聲會臭的。
“第三杯”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待重新倒滿小茶碗。
心胸豁達的張煌言,再次遙敬大西南方向,表情帶著複雜,眼中帶著疑慮。
沉思了一下,再環顧其他三人,張蒼水用力點了點頭,再次高高舉起,表情莊重,眼神果斷,大聲開口說道:
“這一杯”
“咱們敬陛下,大明中華皇帝”
“預祝陛下龍體安康,平安順遂,百戰百勝,攻無不克”
“早日統領大軍,出大西南,東征北伐,驅逐韃虜,光複華夏,還天下漢人,一個朗朗乾坤”
說完後,目光堅定的張蒼水,再度躬身三次,最後端起碗,一飲而儘,手法乾淨利落。
喝完後,這個抗清大英雄,眼圈已經是微微發紅,有激動,有感慨,更多的是希望之光。
沒錯,他張蒼水是魯王舊部,但也是大明的臣子,鐵骨錚錚的華夏漢人。
抗清十幾年,大明王朝,大明的軍隊,被滿清韃子,從北追到南,殺個通透,猶如喪家之犬。
多少王公貴族,忠臣誌士,平民老百姓,全部慘死在滿清韃子的鋼刀之下,白骨累累啊。
弘光王朝,隆武王朝,邵武王朝,魯王監國,永曆王朝,沒一個是例外的,全部被摁在地上,砍頭剁首。
去年,前年,滿清的十萬大軍,三路平推了整個大西南,永曆王朝危在旦夕,危如累卵。
身處江浙外海的張煌言,聽到消息後,也是心急如焚,擔心大明王朝的國祚,就此完球了。
想不到啊,絕境之下的永曆王朝,竟然殺出了一個武夫大王,一戰團滅了吳三桂的先鋒軍。
從那以後,這個岷王殿下,就像是開了掛似的,一路狂飆,一路逆推,徹底乾掉了入侵大西南的清軍。
最後,不但反推回去了,甚至是還攻下了兩廣,中南半島的百年故土,緬甸國和舊港府。
所以說,這個大明中華皇帝,戰功赫赫,值得他張蒼水敬仰,五體投地啊。
如今,過完這個年,就是大明中華元年了,也是嶄新的一年,是抗清事業,再創輝煌的新一年。
這個張蒼水,抗清民族大英雄,最大的期望,就是朱雍槺皇帝,能領著大軍,儘快殺出大西南。
可以說,等了十幾年的他,期盼大明反攻滿清的日子,等了太久了。
從一個雄姿英發的少年郎,意氣風發,棄文從武,血戰沙場,屢敗屢戰,直接殺到不惑之年。
“咕嚕、、”
盧若騰、徐孚遠和沈佺期,這三個魯王舊部大佬,看完聽完這些後,臉上也是微微動容。
三個白發老頭子,又對視了一眼,同一時間,重重的點了點頭,把手中的茶水,一飲而儘。
最後,對著大西南方向,深躬三次,口中大聲說道:
“陛下龍體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