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張蒼水的江南格局(下)_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 第864章 張蒼水的江南格局(下)

第864章 張蒼水的江南格局(下)(1 / 2)

舟山群島,懸山小荒島上,一個小茅草屋裡。

“咳咳”

舊港侯張蒼水,輕咳兩聲,環顧左右,臉色一正,鄭重的點了點頭,一臉的嚴肅。

“接下來的重頭戲”

“就是南直隸了,這裡是全國的賦稅,也是丁口重地”

“下轄十四個府,十七個州,九十六個縣,占天下賦稅近兩成”

“唐將軍,三位老兄長,諸位將軍,請看這個圖”

說著說著,就指向中間發黃陳舊的小地圖,大聲的說道:

“古往今來”

“曆朝曆代多少事,一條長江水,萬裡碧波流,南船北馬,長江天斬,都在這張圖上”

“從杭州灣,崇明島,一路溯長江水西進”

“沿途經過鬆江府、蘇州府、常州府和鎮江府,最後就是南京城,也是太祖皇帝的龍興之地”

“同樣,這一帶的州府縣城,也是滿清韃子,在長江以南的重點防禦要塞”

“沒錯,他們防禦的側重點,就是這條長江水道,防備本朝的水師戰艦,從外海進攻南京城”

“至於長江以北,兩淮地區,都是背靠中原,他們反而不擔心失陷,兵力布置比較少”

“所以說,十幾年來,滿清韃子,耗儘國力,苦心孤詣,就是要守住蘇鬆常鎮四個府,再加上一個南京城”

“他們的江山,才能鼎立控製江南各省,避免南北僵持,隔江對峙”

沒錯,長江,在整個中原地理上,既是黃金水道,也是南北天塹,扼守天險,南北分治。

三國時期,東吳王朝,定都南京石頭城),控製住了長江天險,形成了南北分治的局麵。

五代時期,南方的吳越政權,也是依托長江天險,建立了割據政權。

同樣,滿清定鼎中原,南下大江南,第一個要突破的,就是長江水道天險。

所以說,才會有揚州之戰,長江保衛戰,大名鼎鼎的史可法,全城軍民被屠戮的慘劇。

滿清韃子,拿下江南以後,也是一樣的戰略,死死守住長江南岸,蘇鬆常鎮四個州府和南京城。

他們很清楚,水師不是清軍的強項,隻要控製了這些要塞州府,長江以南就丟不掉。

“去年”

“延平郡王,還有老夫的義軍,北伐進攻南京”

“戰略上就是如此,封鎖長江水路,不打江北,全心全力攻打南岸”

“甚至是,放棄了蘇鬆常三府,直插中間的鎮江城,最後再兵臨南京城下,一戰定勝負”

“哎”

“可惜了啊”

“延平郡王,孤傲不聽勸,一意孤行,重兵頓於城下”

“整整一個多月,硬是圍而不攻,期盼城裡的清軍,能看破局勢,開城投降”

“他也不想一想,整個北伐之戰,根本沒有什麼像樣的大決戰,清軍傷亡有限啊”

“果不其然,蘇鬆常三府,崇明島的精兵,很快就回援了南京城,導致戰局失控,前功儘棄”

說到這裡的時候,老辣穩重的舊港侯,又變的長籲短歎,目光陰鬱,滿臉的沮喪之情。

是啊,北伐南京一戰,是福建鄭氏的滑鐵盧之戰,也是江浙義軍的滅頂之戰啊。

那個延平郡王,剛愎自用,獨斷專行,根本聽不進張蒼水的諫言。

前期的鎮江之戰,南京的圍城戰,明軍士氣高昂,兩岸清軍聞之色變,天下震動。

後期的安慶被圍,義軍的幾萬扈從兵馬,全部崩潰逃亡,一戰打沒了江浙抗清勢力的底蘊。

“哎”

“不說了”

沉思、回憶、呆滯了一會,穩重老成的張蒼水,撇下腦海中的恨意,擺了擺手,繼續說道:

“在此之前”

“咱們還是先說一說,滿清韃子的南下援兵吧”

“去年的北伐,江南沸騰,天下震動”

“北京城的滿清韃子,也是惶恐不安,驚恐萬分,擔心失去江南重地”

“於是,前前後後,派出了幾支援軍,南下增援”

“第一批,有鑲黃旗的達素和穆裡瑪,正黃旗的愛星阿,正白旗的明安達禮”

“他們四個人,全是上三旗的大將,各部一萬人左右,總計四萬人”

“如今,愛星阿死在了廣州城,達素去了福建福州,明安達禮去了湖廣”

“就剩下一個穆裡瑪,他是鼇拜的親弟弟,手頭上全是精銳老武夫,就駐守在鎮江府”

“第二批,就是嶽樂的大軍”

“這一次,他們的兵力,是前所未有的雄厚,整整五萬大軍,一直駐守在南京城”

“不過,據這邊收到的消息,這一批援兵,有不少的新兵,也就是韃子的狗奴才”

是的,去年到現在,滿清的大江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機。


最新小说: 重嫁奸臣後一心想和離 衍生穿越合訂本 超能戰將從獵魔師開始 貧道,來自浮雲寺 我在北美當地主 呼吸決定 我真不想努力了 港片,開局找巴閉借五百萬 折戟 舊金山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