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的鄭氏海逆,領兵十萬北伐江寧城,兵臨大江南,兩岸沸騰,天下震動。
同樣,滿清的十萬西征大軍,也是精銳儘失,傷亡慘重,等同於全軍覆滅了。
所以說,順治暴崩之前,死了之後,滿清中央都嚇死了,一直不停的往江南,調集援兵,就怕失去江南賦稅重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前後兩批,五個大將,帶著9萬大軍,南下增援大江南,也算是傾國之力,使出了吃奶的勁。
要知道,當年豫親王多鐸,南下平定兩淮和大江南,總兵力也就是十萬左右啊。
“接下來”
“老夫,就說一說,蘇鬆常鎮,四鎮的兵力部署”
說到這裡,停了一會,張蒼水的手指,又指向了下麵,點了點頭,開口繼續說道:
“第一個是蘇州府”
“起初,這個蘇州府,並沒有精銳兵馬駐守,僅有6千綠營兵而已”
“因為,蘇鬆提督的駐紮地,是在下麵的鬆江府,並不需要太多的兵馬”
“北伐之戰過後,南京的嶽樂,罷免了蘇鬆提督馬逢知,降為普通的總兵”
“其主要原因,馬逢知在北伐之戰的時候,駐足觀望,並沒有發兵救援南京”
“同時,北伐之戰,立過大功的崇明總兵梁化風,升任為蘇鬆總督,駐紮地在崇明島”
“很明顯,南京的韃子,已經不信任馬逢知了”
沒錯,延平王的北伐之戰,雖然功敗垂成,也打亂了整個江南格局,甚至影響滿清的中央王朝。
一句話,是騾子是馬,戰場上,拉出來遛一遛,就立馬知道了。
鄭氏北伐,江南的清軍,那些是忠心的,那些是有異心的,一戰下來,全部露出龜頭了。
蘇鬆提督馬逢知,就是這樣,這個家夥,一直跟東林黨餘孽,勾勾搭搭。
收到鄭成功的勸降信後,立馬按兵不動了,想看著南京城被攻陷。
畢竟,那個時候,鄭氏有十萬大軍,而南京城,僅僅一萬多人,很多兵馬抽調西征了。
可惜,狂妄自大的延平王,硬是把手頭上的天胡牌,打成了一鍋爛粥,最後灰溜溜的回老家。
這不,滿清打贏了南京之戰,又是兵強馬壯,馬上解除了馬逢知的提督官職。
同時,把立了大功的梁化風,提了一級,接任馬逢知的提督一職。
當然了,也就是滿清的外圍形勢,不是很好,被西南的明軍殺慘了,所以沒有從重處置老馬。
曆史上,這個馬逢知,淒慘無比,直接被解職,發送京城,最後全家伏誅,一個不留。
“於是”
“南京的嶽樂,就派出了大將祖永烈,帶著5千精銳的正黃旗精銳,駐守在蘇州”
“這就是滿清的新駐防營,等級跟杭州的一樣,裡麵有大量的軍隊,工匠和家屬,總計三萬多人”
“既能監視下麵的鬆江馬逢知,也能呼應上麵的常州府,還有長江口的崇明島”
“同時,這個蘇州府,以前的綠營兵,也被抽走了一半,增援湖廣戰場”
“所以說,現在蘇州府,有5千精銳,3千綠營兵,總計8千人”
“但是,一旦麵臨著生死之戰時,他們征兵也很容易,幾千上萬人,唾手可得”
是的,一場北伐之戰,把滿清江南的妖魔鬼怪,全部炸出來了。
鄭氏敗北,撤兵過後,滿清的宣威大將軍,安親王嶽樂,就開始秋後算賬,重新布防江南。
這個老武夫,直接擼了馬逢知的提督,換上戰功赫赫的梁化風。
同時,再派出正黃旗的漢軍大將祖永烈,帶上重兵、工匠和家屬,駐守在蘇州城,就是為了加強下麵的防守。
沒辦法啊,蘇州和鬆江府上海),就在長江口位置,戰略位置太重要了。
一旦這裡的守將出了問題,明軍外海的水師,隨時都能登陸,直接威脅杭州,把江南一分為二。
“嘿嘿”
聽到這裡的時候,左側的唐平,再也忍不住了,兩眼發亮,寒光閃閃,嘴角上翹,嘿嘿冷笑。
“馬逢知”
“漢人,漢將,滿清的狗腿子,狗奴才”
“陛下說的沒錯”
“他娘的,全他媽的一個鳥樣,軍閥武夫”
“大難臨頭各自飛,風吹兩邊倒,誰強跟誰跑,賣隊友的高手”
“該死,該殺、、、”
是的,朱皇帝最恨武夫軍閥了,他們這幫岷王府的核心,也都聽說過的。
這幫軍閥武夫,都有一個共性,是賣隊友的高手。
戰局占優的情況下,都是一窩蜂的衝上去,搶人頭戰功。
戰局失利的情況下,或是處在弱勢的時候,這幫兵痞,立刻駐足不前,甚至是賣隊友,換戰功。
所以說,朱皇帝說的沒錯,這幫人該死該殺,更應該整編軍閥武夫。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