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蘇州府城,北城滿城,拙政園,將軍府。
偌大的會客廳,寧海將軍祖永烈,滿懷期望的,看著自己的幕僚。
“咳咳、、”
老辣的讀書人李成益,摸了摸發白的胡須,沉思了一會。
才輕咳兩聲,淡定從容的拱手回道:
“回將主”
“依老夫看啊”
“能見的話,還是見一下吧”
讀書人嘛,心眼就是多,考慮的也比較全麵。
老武夫殺胚,都喜歡隻顧眼前的利益,真正能考慮長遠的,少之又少。
“哦?”
老武夫祖永烈,哦的一聲,頓時來了興趣,連忙問道:
“此話怎講?”
“快快說一說”
這可是他的主心骨啊,也是他老子祖可法的心腹謀士。
每次遇到大事,猶豫不決的時候,都是這個老頭子站出來,出謀劃策。
更何況,這個李成益,也不是簡單人,背後的李氏家族,在江南的勢力也不小。
“俗話說得好”
“多個朋友,多條路”
“上門即是客,拒之門外,總是不妥的”
說到這裡,老辣的李成益,還特意停頓了一下,想看一看祖永烈的反應。
是的,謀士讀書人,都是這個尿性。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心眼一大堆。
如果說,祖永烈的反應,聽到這裡,態度很激烈,他就不會繼續說下去。
如果說,祖永烈沒有意見,那就好了,繼續往下說吧。
“這裡是大江南”
“咱們是京城來的,遼東人”
“人生地不熟,周邊的人,也是難得認同”
“無論來人是誰,上門即是客,見一見,總是無妨的”
“更何況,整個大江南,經過鄭逆大戰,局勢已經變的很微妙了”
“去年的江寧長江之戰,曆曆在目啊”
“鄭逆十幾萬,北伐大軍,圍攻江寧城的時候”
“周邊有四個州,十四個府,至少有五六萬友軍,加上江浙,那就更多了”
“但是,真正的援兵,增援江寧城的,卻是沒多少,幾千上萬人”
、、、
這個老狐狸,賊溜的很,僅僅一個會客,就能想到去年的大戰。
是的,他們這些遼東軍閥,能跑到大江南鎮守,就是因為鄭逆北伐,滿清被嚇怕了。
但是,到了大江南以後,他們才發現,他們才是真正的外人啊。
這時候,整個大江南,被清軍統治,也就僅僅20年不到,民心未附啊。
去年的江寧大戰,就是最好的例子。
十幾萬鄭逆大軍,圍攻鎮江城,江寧城。
周邊的州府,基本上都是觀望,坐看清軍鄭軍,打生打死。
反正,誰贏了都是一個樣,繼續做順民,交錢交米糧就行了。
“將主啊”
“你是知道的,咱們從北京城南下,駐守蘇州城”
“真的目標,其實還是為了防備崇明島的外海,防止鄭逆,再度殺回來”
“到時候,各州府的友軍,什麼個情況,誰又能說得準呢”
“萬一啊,又是推諉不前,駐足觀望呢?或是直接見死不救呢?”
“所以說啊”
“咱們這些外地人,能多個朋友,也就多了一條退路”
“再有一點”
“府門口的兩人,自稱是遼東人”
“那就簡單,直接拉進來,瞅一瞅就知道了”
“倘若有誤,或是彆有用心的人”
“或又是,被城裡的有心人,看到了,發現了啥”
“那也很簡單了,直接砍了,首級送到江寧城,交給安親王”
“到時候,咱們自證清白了,又能另立大功,何樂而不為呢?”
、、、
劈裡啪啦的一大堆,很快就說完了。
老幕僚李成益,還抬起乾癟的右手,做了下切手勢,殺人砍人的手勢。
沒錯的,天下大亂幾十年,又是遼東軍閥出身,砍人殺人,就跟切菜吃飯一樣利索。
是的,正是因為,他們是遼東人,才更需要朋友啊。
當然了,這個朋友的身份,就有很多了,背後的勢力,也很複雜。
同樣,也正是因為,他們是遼東軍閥出身,才熟悉賣隊友的經驗。
去年的大戰,鎮江城和江寧城的清軍,其實都是被賣了。
沒錯的,周邊那麼多州府縣,到處都是清軍,綠營兵馬,真正的援兵卻是沒多少。
這回過頭一想,不就是遼東的翻本嘛,駐足觀望,都是賣隊友的高手。
所以說,他們這些漢軍旗,為了防止被人賣,也是要交朋友的。
當然了,文弱的李成益,也十分的狠辣。
這要是,上門的人,不老實,不對頭的話,那就直接砍了。
直接送到嶽樂手裡,既能自證清白,也能領功勞的。
“啪”
坐在主位上的祖永烈,聽到這裡,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黑臉嚴肅,目光堅毅如鐵,不疑其他,大聲誇讚道:
“中”
“李先生說的好”
“說的通透,說到咱心頭上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