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如此,祖氏的扛把子祖大壽,也就僅僅做了一個總兵,爵位更是沒得。
自此以後,遼東軍閥祖氏,失去了地盤,手上的嫡係,又嚴重縮水,變成了沒了爪牙的病貓。
祖大壽被棄用之後,很自然的,祖氏的領頭人,就變成了兩個派係。
其中一個,就是年齡最大的長子,過繼的祖澤潤,手頭上七八個牛錄佐領。
另外一個,就是養子體係,堂兄侄子這類,代表的人物,就是祖可法,也是七八個佐領。
入關以後,明朝餘孽,繼續抗清十幾年,滿清也殺了十幾年。
祖氏控製的軍隊,也不能例外,跟著滿清南征北伐,縱橫幾十萬裡,傷亡也慘啊。
“如今”
“這個蘇州城,有5千兵馬,總共3個參領,16個佐領”
“侄子手下,有1個參領,下麵5個佐領,還有中軍的3個佐領”
“這些兵馬,其中有5個佐領編製,是家父留給小侄的,是真正的心腹精銳”
“其他的3個佐領,則是南下的時候,從幾個叔伯那邊,抽調過來的”
“至於,剩下的8個佐領”
“他們都是來自張氏,劉氏,吳氏”
“哼”
“他娘的,這幫兵痞子”
“一群狼崽子,狗眼看人低的狗玩意”
“仗著京城有靠山,經常玩抗命,推諉扯皮、、”
、、、
說完這個,祖永烈又不爽了,哼哼唧唧,臉色陰沉,瞪著牛眼子,齜牙咧嘴的,破口大罵。
是的,他的蘇州城,也被滿清韃子,摻水了,惡心的不得了。
更惡心的事情,身為一把手的祖永烈,號令不統一,經常被打臉啊。
道理很簡單,祖氏能打的大將,老的老,死的死,凋零太多了。
祖澤潤,祖寬,祖大樂,祖可法,這些就是核心代表人物。
尤其是去年,磨盤山一戰,祖氏的第二代,扛把子祖澤潤,一戰全軍覆沒。
這個時候,祖氏第三代的祖永烈,被人看不起,背地裡使絆子,也就很正常了。
“哼”
聽到這裡的吳三風,也是眉頭深陷,跟著冷哼一聲,嘴裡哼哼唧唧:
“這幫白眼狼”
“吃裡扒外的狗東西”
“劉之源,張存仁,吳守進,吳國柄”
“這他媽的,要是讓老夫遇到了,見一個宰一個”
是的,出身遼東的他,非常了解祖永烈說的三個家族。
劉之源,鐵杆漢奸,在老奴時代,就隨他老子降清了。
吳守進,吳國柄父子。
跟劉之源一樣,在遼陽的時候,就投降的韃子,鐵杆中的鐵杆。
張存仁,是祖大壽的副將,在大淩河的時候,就投降了皇太極,從此死心塌地。
這三個家夥,後麵也有一大堆子侄部將,遍布八個漢軍旗,正黃旗漢軍,也不例外的。
很明顯,這三個家族,就是滿清的釘子,專門盯梢祖氏,防止祖氏死灰複燃。
身為祖氏姻親血盟,曾經的遼東扛把子,吳三風當然也看不起,這三家白眼狼。
罵了幾句以後,吳三風很快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開口問道:
“永烈啊”
“這麼說來”
“你手下的精兵,就是祖氏的精華所在?”
“老夫,估摸著,至少也有一半以上吧”
是啊,不聽不知道,仔細一想,這個祖永烈,混的可以啊。
不過,想了一下,也就釋然了。
畢竟,他老子的祖可法,是祖大壽麾下,最能打的義子,實力最強。
祖永烈,繼承了祖可法的爵位,還增加了兩等,肯定也繼承了祖可法的嫡係精銳。
“呃”
聽到這個問題後,祖永烈就有點不好說了。
半響後,又回頭望了一眼,身後的養子祖承旺,才支支吾吾的回道:
“老世叔啊”
“這個呢,小侄也就是運氣好點吧”
“入關以後,家父治軍有方,敗仗打得少”
“兄弟們,還有他們幾個義子,也都比較貼心賣力”
“不過,確實是這樣,一半左右吧”
“留在京城的叔伯們,手底下的佐領,編製還可以,就是空編太多”
“這麼多年,留在京城,也都養廢了”
“哎、、”
說到這裡,祖永烈又開始唉聲歎氣了,一肚子的火氣和不爽。
他老子是祖大壽的義子,背靠遼東祖氏。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祖氏不行了,他祖永烈也不好過啊。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