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昆明,五華山,皇宮大內,養心殿。
“咳咳”
說完老家衢州見聞的王夫之,輕咳兩聲,清了清嗓門,緩了幾口氣。
同時,又瞟了一眼,一直站著,巋然不動的好友顧炎武,深歎一口氣,微微搖了搖頭。
半響後,鋼牙一咬,拱手對著朱皇帝,繼續說道:
“回稟陛下”
“據老臣多年的觀察”
“湖廣那邊的氣候,確實是有點問題的”
“老百姓逃亡,避難戰禍,屢禁不止,逃到大山裡,乾旱嚴重,更是難於生存”
“之所以,他們不敢反抗,或是鬨事暴亂起事,還是忌憚洪老狗的囚籠戰略,兵多將廣”
“所以說,顧侍郎說的氣候問題,應該是合情合理的”
“鬥轉星移,風水輪流轉,幾十年了,乾旱氣候遷徙,應該也是存在的”
“三十年前,陝西陝北乾旱,南方風調雨順,豐衣足食”
“這十幾年來,就輪到大西南乾旱,糧食歉收,也就正常了”
、、、
說罷,說到這裡,穩重的王夫之,又對著朱皇帝深鞠躬,閉嘴回到隊列。
該說的,不該說的,作為好友的他,隻能替顧炎武說到這裡了。
沒錯的,王夫之的官場生涯,幾經沉浮,坎坷不斷,早就練就了察言觀色啊。
今天晚上,他怎麼也想不到。
自己的好友顧炎武,第一次入朝,竟然如此勇猛,直接硬懟一眾大西南巨頭。
但是,王夫之本就是西南人,跟在龔彝身後打下手。
老辣的龔彝,墳頭土都埋到鼻梁口了,早就在暗中培養接班人。
幾個月以前,朱皇帝把入朝的王夫之,安排進了戶部。
剛開始,龔彝還是對王夫之,有點意見的,畢竟以前是個鐵頭娃,特立獨行。
但是,現在成熟多了,穩重踏實,不爭不搶,踏實肯乾,又身負才學。
很自然的,龔彝就看好王夫之,內心裡有點想法的。
所以說,剛才的情景,顧炎武即便是說的有道理,王夫之也不好過分偏袒。
“嗯”
終於說完了,沒人說話了,整個大殿寂靜如鳥。
龍座上的朱皇帝,嗯的一聲,把目光看向兵部,開口發話:
“鄒尚書”
“該你了”
是的,大明的兵部,負責戰略定製。
一句話,就是該不該打仗,怎麼打仗,如何出兵,定製戰略戰術規劃。
剛才,吏部,禮部,戶部,五軍,封疆大吏,都察院,都發言了。
如今,就該輪到兵部,做最後的總結性說話了,朱皇帝相信鄒簡臣,有這個能力水準。
這一邊,沉穩老練的鄒簡臣,憋了半個時辰,也終於等到了發言機會。
於是,二話不說,步伐堅定的走出來,環顧左右,再拱手躬身回道:
“回稟陛下”
“兵部上下,老夫,龔侍郎,金侍郎,意見一致”
“那就是出兵,儘快發動東征北伐”
目光銳利,一言而決,擲地有聲,態度堅決鮮明,支持朱皇帝的東征北伐。
開玩笑,兵部三巨頭,去年的大朝會,就已經定下了計劃,然後一直在籌備大戰役。
耗費無數的精力,籌謀規劃,調兵遣將,一切都是為了東征北伐啊。
“東征北伐”
“是舉國之戰,是戰略大決戰,事關大明王朝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