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山,皇宮大內,養心殿。
“郭尚書”
“平身吧”
龍座上的朱皇帝,變臉很快,麵帶微笑,表情柔和,抬手示意郭之奇起來。
“這麼多年來”
“愛卿在兩廣,勞心勞力,勞苦功高”
“這一切,朕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尤其是去年”
“廣西兩場大戰,廣州圍攻戰,都是愛卿在後方”
“統籌全局,征調丁壯民夫,押送糧草,打造兵械火炮”
“朕的大軍,才能放開手腳,征伐前線,跟狗韃子玩命,收複兩廣”
“今天”
“把你調回來,那也是為了的朝廷大局,守好朕的後路,安心東征北伐”
“好好乾,朕看好你的”
“對了”
“愛卿的大公子,聽說也是才華出眾,文武雙全”
“這樣吧,就來侍從室,文曲室,好好曆練一番”
“將來有機會,朕再把放出去,履任州府重臣,為朝廷效力”
“一朝兩父子,大明的忠臣誌士,那也是一段佳話”
、、、
叨逼叨逼的,越看越滿意,說到最後,朱皇帝都有點想站起來了。
郭之奇,幾朝元老,資曆深厚,能文能武,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為大明王朝賣命。
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唯有文安之,還有連城璧,可惜他們兩個,都需要繼續鎮守邊疆,暫時回不來。
再有一點,這個郭之奇,也算是半個擁立大臣吧。
朱雍槺監國,收複雲南後,廣西和四川,同時出事了,迫不得已,隻能揮師南下。
在南寧府,他是第一次看到郭之奇。
那時候,郭之奇剛剛從安南高平莫氏撤回來,飽含風霜,精瘦乾練,又雷厲風行。
這個大忠臣,根本沒有質疑朱雍槺的監國號令,兩廣總督變成廣西總督,更沒有半點怨言。
繼續死心塌地,一心一意辦事,統籌後勤錢糧,支持朱雍槺反攻廣東清軍。
從那以後,朱皇帝就知道,這是真正的國之重臣,忠直人臣的典範。
當然了,規矩不能變。
所有重臣的嫡長子,都必須進入侍從室,放在朱皇帝的眼皮子底下。
半響後,搞定朝廷格局的朱皇帝,才回過神來,環顧左右,用好似商量的口氣問道:
“諸位愛卿”
“可有什麼意見”
“或是,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說出來”
大家都是老狐狸,麵子裡子都得顧忌到,即便是表麵功夫。
當然了,這要是有人不識趣,硬要煉鐵頭功,朱皇帝也有大力金剛指。
“陛下聖明”
“”吾皇萬歲
“吾皇睿智”
、、、
左右兩側,當然沒有傻帽傻叉,一個個站出來,躬身恭維一番。
尤其是左邊的大西南重臣,張佐宸,龔彝,程源等人,都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
好在,不是江南人,不是那幫東林黨餘孽。
郭之奇,他們熟悉的很,本來就做過六部重臣,永曆朝的內閣大學士,大家都能接受的。
不過,經曆過這一次的變化,他們是對朱皇帝,更加忌憚萬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