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起虎牢關,西至潼關,南到汝州郡,北至長平。
在聖武皇帝跟趙王的帶領下,楚國最核心的帝都七郡,五百餘萬人口,掀起了春耕的浪潮。
聖武皇帝項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一意紮根到了農桑之中。
如此風雨飄搖之際,北疆雙雄卻有如此定力,
這讓大楚各州郡的權貴們,不禁想起了一件事,
項濟跟周雲可是從楚兵廢墟裡殺出來的狠人,也許……再等等看吧。
曆史上,隻要皇帝不亂,其實局勢很難崩潰。
很多皇帝本來還有機會,但他們在不利的情況下,自己先放棄了。
隋煬帝後期總是照鏡子,哀怨的詢問身邊人,這顆頭顱是誰來砍呢?
後唐皇帝在局勢不利下,選擇在宮中飲醉作樂,不理朝事。
果然,三月二十日,一封捷報傳入了洛陽。
草原戰場,陰山腳下,
北地槍神,威震天下。
大突厥鐵力可汗,見中原動蕩,認為有機可乘。
遂征王帳軍七旗,貴族部落兵十萬,在南王城集結,企圖南下擄掠富裕的定襄、馬邑。
定襄節度使集結北衛營、騎二營、騎三營、步一營、十一營、十三營、十四營、十五營,
共計八營精兵五萬,攜北疆散騎三萬餘,八萬楚兒雄兵草原血戰。
陰山下,北風蕭蕭,鐵騎濤濤。
北疆楚人與突厥人此次野戰,毫無花哨可言,就是血與火的肉搏。
狼煙四起,烽火連天,楚軍兒郎於漠南草原大戰異族十幾日,
這一戰殺的天昏地暗,戰線一度拉長到近百裡。
最終北狄國承受不起損失,可汗金帳撤回了漠北。
十萬對二十萬,大楚與北狄國野戰,堂堂正正,擊潰了北狄人。
如果野狐灘隻是僥幸,抓住了突厥大軍勞師久矣的機會。
那麼陰山下這一戰,就是證明了,楚人野戰強於突厥。
此戰不僅洛陽震動,連大楚天下都為之側目。
大突厥國鐵力可汗,乃是天下諸國中最強的。
沒想到,兩大王牌軍龍驤、玄武不在,定襄軍團依舊能縱橫草原。
北疆十八將,本以為已經夠高估了。
沒想到,楊延、李泰、王武、劉謀,這些大將的名望還在提升。
“哈哈,痛快!與諸位共戎武,真乃人生快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