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國戰,既是對兵卒的考驗,也是對後勤的考驗。
曆史上大部分戰爭,沒有想象中的波瀾壯闊,也沒有想象中陰謀詭計。
大多數是綜合國力的正麵對決,將軍也不傻,大臣也不傻。
他們大多數時候知道能不能打,乾不過敵人,自然的會選擇防守。
隻要皇帝跟監軍不亂操作,一般都會打成消耗戰。
明末時期,自努爾哈赤崛起後,明軍所修的邊堡數量,幾乎等於之前的總和。
這些邊堡一度給後金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甚至努爾哈赤都在攻城中死去。
宋國雖然立國不久,但國力卻很強盛。
河南六郡,在儲梁太平教義的加持下,短短一年時間,碩果累累。
開封郡、泰山郡糧草堆積如山,糧食足夠幾百萬宋人吃兩年。
支撐其二十餘萬主力大戰楚國,根本毫無壓力。
隻是戰場不是宋國有糧食就行,還要看能不能運過去,
如今,宋軍運糧就很困難。
一個多月的交鋒裡,宋國在大部分戰場上都處於劣勢,
這導致高層排出了,四城圍一塞的打法。
即是宋國以登封大營為中心,自南向北,在關鍵位置集中了四股兵力。
依次是玄公將軍守羊平山,黃公將軍守金水縣,
人公將軍跟地公將軍一起守巨野前營,這是跟玄武軍對位的戰場。
儲進良還派遣了一方精銳,守衛開封西北的徒門渡,
以防止趙王周雲,小股精銳渡河,從黃河北麵直接殺入開封。
宋國擺出了鐵桶陣,坐等洛陽出現亂局,
一旦趙王不敗神話破滅,那天下蠢蠢欲動的野心之輩,就會掀翻河洛聖武皇帝。
隻可惜,目前來看,楚軍在戰場依舊強勢。
這導致宋軍很多大後方運糧隊,都遭到了北疆騎兵的襲擾。
在定襄跟突厥人打,楚軍是騎兵少的勢力。
但跟中原軍隊作戰,楚軍騎兵數量遠遠超過他們。
宋軍的烏龜打法,四塞圍一城,喪失了戰場出擊權。
這使得運糧壓力一天勝過一天。
陳留郡。
周口山。
此刻,糧隊兵頭愁容滿麵,他身覆黃色皮甲,踏步在官道之上。
他一路巡視兵卒,不時提點他們注意防備,並要求他們蓋好糧車,
今晚估摸著要在周口山過夜,早上露水重,彆濕了糧草。
前方在打仗,宋軍在跟楚軍打,糧頭很擔憂,這一百五十車糧草恐怕是運不過去了。
糧隊帶了一萬石糧草,大約是玄公將軍一個月的量吧。